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1+2+N”模式 引领产业转型航线

来源:《长白山森工》专刊  作者:刘跃彩 郭伟伟  2015/4/24 9:45:43

日前,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从辽宁引进的1.2万株金叶榆苗木在影壁林场岭东林场绿化苗木基地完成了定植。金叶榆的引种增加了该基地的彩叶苗木种类,开启了大林苗木产业由单一乡土树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格局。

在生态绿化苗木产业发展中,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逐步建立了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市场化的产业体系迈进,依托生态建设绿化苗木公司和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在内埠实施“一区两园九大基地”,“一六一”生态绿化苗木建设工程。

“1+2+9”规划 打造产业转型航母

2015年,大林的“一区两园九大基地”建设,将对规划建设的春阳沟6000亩原生态绿化苗科技驯化速培区一期规划培育3000亩。通过原生态野生绿化苗木就地修剪断根、全冠驯化集约经营,并与市场用户对接,进行订单培育,形成绿化苗木培养梯次,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以乡土特型彩叶树为主的全冠高档精培树,建设1000亩的岭东商品彩叶树定向培育园;以造型树、盆景为主的高附加值精品树,建设500亩的影壁造型树精品培育科技创新园。打造东北地区长白山最大特型树、造型树、盆景培育销售基地;小东沟、档树河、托盘、大兴沟、大石等9个苗木合作社的绿化种苗培育、林苗一体化繁育培植基地1万亩,1百万株苗木,主要为绿化苗木公司定向培育小苗及市场需求量大的绿化苗木。

“1+2+N”模式 引领产业转型航线

(生态绿化苗木公司+一园两区)+(九大基地+绿化苗木合作社+职工)+外阜基地+园林绿化公司=生态绿化苗木产业。

生态绿化苗木公司负责企业绿化苗木产业的规划、技术培训指导、信息发布、苗木订单及定价销售等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工程公司负责承揽绿化工程,实现绿化苗销售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建立自己的用户群,尤其以东北三省地区的地级市、县级市为主要市场。

“一区两园”主要是培育特色精品商品苗木。九大基地按照公司订单进行种苗培育,一部分以市场价(订购价)销售给“一园两区”(生态绿化苗木公司)进行特色精品商品苗培育;一部分直接面向市场销售和用于造林苗木;一部分进行林苗一体化培育。外阜合作基地主要是展示,建立销售网络开发绿化树用户群。形成绿化种苗繁育、特色商品苗木培育、销售、山上有驯化、山下有基地、销售有渠道的完整产业发展链条。建立市场化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模式。

机制转换 助推产业转型起航

苗木产业的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精品化培育为方向,以利益分配机制为驱动力的生态绿化苗木产业发展机制,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企富带动场富、民富。

“合作社+苗木公司+林场”的合作经营机制。对现有基地苗木进行投资评估,进行合作社、公司、林场入股的合作经营机制转换,由合作社进行独立经营,绿化苗木公司负责销售,按照利润比例进行分配;承包委托经营机制。苗木公司管理监督指导,由林场或苗木合作社、或职工个人独立承包委托经营,林场领导班子集体或苗木合作社、职工个人缴纳风险抵押金,签订经营协议书,在苗木销售后承包人享受一定比例分成或奖励,或估价后直接转让给苗木合作社或职工,由苗木合作社或职工独立经营和收益;对新建立的园区全部实行股份制经营,建立合资合作或经理人承包经营机制。

2015年,预计栽植绿化树1.5万株,野生驯化培育2万株,计划销售收入实现530万元,利润达到450万元;外阜合作建设基地预计达到3万株,形成生态绿化苗木栽植、培育,绿化工程承揽及销售,内埠、外埠同步发展的良性产业循环,实现产业同市场的无缝对接。到2017年,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化苗木产业体系和企业支柱产业,达到或超过木材总收入。

林苗一体化、全民创业、场站经济、森林培育同生态绿化苗木产业的有效融合,必将走出一条精品特色培育之路,实现由经营伐倒木向经营活立木、由伐木工人向园艺工人的转变,形成富企、富场、富民的新兴产业。

推荐阅读:

肇源县:五成以上绿化苗木实现自给自足

李鹊镇:“吨粮镇”的“园林致富梦”

合江县:培育野生珍稀树种找市场

鸭暖镇: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避免苗木过剩现象

编辑: 橡皮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