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屠国君:添点绿是一个农人的情怀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谢晨  2015/6/15 11:06:41

“要采访我?要不一起到我的花卉世界里看一下,能更加了解我。”在屠国君的邀请下,一大早,几人就出发前往余杭良渚的多肉植物大本营,他笑称,自己出生于农村,起得早,这时间不用就浪费了。

途中还拜访了他此前的几个鲜花宠物基地,前后短短一两个小时车程,但感受到了,一个懵懂小男孩独自闯荡半生,最终成长为企业家的过程。而来自土壤般的朴实气息却一直留存在他的身上。

远离家乡 来杭赴一场与花的约会

读书时,屠国君的寒暑假就不得闲。

“寒假过年,就走街串巷给人炮年糕片,小朋友都喜欢吃,生意很好,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夏天暑假,就接些新婚家具的油漆工活计。”他从小就跟着学这些手艺,有时一件家具的收益不菲,能抵当时工人三个月的工资。

就这样,他在台州农校过着半工半读的日子。

眼见要毕业了,未来该何去何从?他心里也有些踌躇了。“我平时在学校在农业方面还有点小成就,种出的番薯个头大,还拿过奖,就一直想从事这方面工作。”屠国君那会儿还刚失恋,朋友就建议他要不出去闯闯。

刚好那时,浙江省农业厅有个职位空缺,他幸运地被分到了杭州,从事种子等农技推广工作。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水稻、棉花、络麻、杂粮等等农作物,其中还有花卉这一类。“那时,花卉协会刚好从林业厅划分到农业厅,我所在的优农中心负责此事。”屠国君印象深刻,刚好从南边推广过来一批水仙花,他自己研究,稍加制作,让原先笔直了无生趣的水仙花变得曲线优美、趣意盎然,“其实就是用美工刀将花叶切割一下,就自然曲卷了,花的品相一下被大家喜欢了。”

屠国君的思路非常活络。

下海浪潮袭来 身无分文也敢创业

可以说,来自临海农村的他,打小就和土地、作物、花草为伴,这是他最熟悉的事物,喜爱程度自然也远超其他。

1992年,对他来说,是个人生转变的机遇—当时的省农业厅正在筹建专业市场,屠国君则负责优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筹建、招商、管理工作,这正是现在凤起花鸟城的前身。当时的他没想到,这个工作为自己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眼,中国迎来了一波下海潮。

“当时农科院拿出6块半荒的菜地,这个算是我本行了,我想何不自己承包下来做花圃创业。”屠国君很心动,但现实也很残酷。当时他虽说在省农业厅工作,可每月到手800元工资,连家里添置点新物件都困难,更别说拿出一大笔钱来创业了。

他回到老家,挨家挨户地给亲戚朋友做思想工作—借钱,又找到银行贷款,最终凑出了3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2003年,屠国君的杭州绿港花卉世界有限公司成立了。每天他都早出晚归,全身心扑在这花卉基地上,从种植、剪枝、浇水、除虫、移苗都亲力亲为,就连搭建大棚、管护经营场地都处理得一丝不苟。

很快,位于下城区杨家村的花卉世界就万紫千红,花香满溢,上百家花卉苗木的经营户加盟,让屠国君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花卉养护、花卉超市、花卉观赏、企业加盟、花农自产自销等模式,还涉及绿色植物租赁养护等多种经营空间。

筑巢引凤 搭平台做服务才能聚人气

“倒是去年,据说杨家村的地要被征用,我们和经营户担心许久,就在不远处又盘下来了一个新地。”为此,屠国君还特地向银行贷款了,没想到原先的花卉世界被继续保留了下来,“新地块也在陆续招租,此外,那里还将作为主要的展会展销区。”

屠国君认为,操作一个平台,做好两件事很重要。首先是集聚人气,他形象地比喻为“筑巢引凤”,要保质低价,先自己批售一些花卉植物,慢慢打开市场,做出影响力,此后自然而然会有大量的经销商抛出合作的橄榄枝。同时,配合每年的花事活动,根据他的经验,每次展示展销会,人流销量都会增长20%-30%。

其次做配套服务,屠国君也很有方法,他喜欢用服务而不是管理。比如乱停车堵着通道了,他不会指责,而是告诉对方这样做可能会把车擦碰了;比如消防问题,他会提醒商户火灾不但会让自己受损,最终蔓延他人,承担的责任更大了。

换一个角度和思路,他的服务做得很到位。

到今年为止,已是12个年头。他充分利用了“杭州花卉世界”这块金字招牌和多年合作的工作伙伴,在杭州开出与花卉种植销售、美庆园艺等相关基地5个,成立杭州绿港园艺有限公司、杭州仙多花木专业合作社、杭州绿港花卉世界有限公司、杭州美庆园艺有限公司等配套公司4家及“绿港”电子商务网站1个。

现在杭州主要有五个花鸟市场,像凤起花鸟城、吴山花鸟城等等,但花卉世界的市场份额已占据了近1/3。

打造一个多肉博物馆? 物联网+花卉 多肉是个好选择

杭州已然是寸土寸金的城市了,留给花卉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屠国君早早做了打算,在余杭勾庄投资创办了一个农庄园艺中心,“我想在这里打造一个多肉博物馆,将展出1000多种多肉植物,并进行艺术展;同时筹备一个花卉疗养院,就类似寄养宠物,学生放假回家或者有家庭出差旅游等原因,都可以把花寄养在这里。”屠国君说,别看这两年“肉肉”植物火了起来,甚至还有花卉宠物的概念,早十年前,多肉可还是无人问津的。

2003年,他就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有一类多浆花卉植物属于新兴花卉中的冷门,于是果断尝试这一新领域,收集培育这其中的名品,每年都要花费一二十万元在这项个人爱好上,没多久,“多肉圈”里都知道杭州有个屠国君。

“多肉植物还有个好处,就是适合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市场里几乎有一半的交易都在网上完成,不少人打包发货都要到凌晨两点多。”这就是多肉植物特性决定的,屠国君说,他可以离水离土半个月,方便快递运输。甚至看到欧美或者日本的品种,让对方寄几片叶子,就能快速培养繁殖,远远胜于其他植物花卉。

走进已经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多浆花博园,可以看到1200多种以多浆为主的植物,上万株“肉肉”,屠国君为此还筹建了浙江省花卉协会多浆植物分会,与爱好者们一起赏花品花,同时推动产业的发展,是他成立协会的初衷。

一直与花为伴,应该也是一个农人对于土地的热爱之情吧。

推荐阅读:

赵红兵:让云南鲜花盛开在安哥拉

李文华:利用资源优势 带领村民致富

松桃县:种好“摇钱树”欢笑撒山坡

张家口9名大学生村官创建苗圃基地

编辑: 菩提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