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宋辉:花农的日子像花开一样

来源:铁岭日报  作者:张瑜  2015/6/19 10:15:57

雨后的清晨,田间地头都弥漫着一股泥土的芬芳。在清河区张相镇大孟屯村村民宋辉的花卉大棚里,充满着甜甜的花香。6月4日一大早,记者去采访时,他正在采摘非洲菊,花棚里红色、粉色、黄色等不同颜色的非洲菊争相绽放,放眼望去好似一片花的海洋。看着满棚的鲜花,宋辉自豪地告诉记者,家里4个大棚中的上百种花卉,见证了他从蓝领到花农的华丽转身,也让他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找到了增收的新路子。

宋辉是土生土长的大孟屯村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曾在家里种过地、种过菜,后来到沈阳的一家公司当上工人,过起了蓝领的生活。“前年,我和一些朋友去沈阳农博会参观,在展会上了解到了大棚养花的项目,我特别感兴趣。”宋辉告诉记者,从展会回来后,他就开始对大棚养花项目进行研究,慢慢便从中嗅到了商机。“现在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花卉消费也越来越平民化,种植花卉肯定有市场”。说干就干,下定决心后,宋辉辞职回家开始了他的花农生活。

去年4月份,宋辉将原来闲置的大棚改建成了第一个花卉大棚,并以每株1.4元的价格从云南引进了非洲菊花苗。“非洲菊形似向日葵,清秀挺拔,寓意温馨、祥和,多用作花束配花。而且非洲菊俗称‘死不了’,栽上花苗后,只要水、肥、药看住了,一年四季都开花,生长期为三年。”宋辉告诉记者,花棚里采摘下来的非洲菊基本都送往清河、开原等地的大小花店,销路广,供不应求。现在两三天就能采一茬,20支捆成一把,送到花店每把10元。赶上春节、情人节等节日,批发价最高能达到2元每支,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尝到了大棚养花的甜头,宋辉又陆续建起了3个大棚,而且不断引进新品种:盆景榕树、吊兰、摇钱树、月季……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多肉植物。在宋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口中的“多肉大棚”。走进大棚,一大片多肉植物映入眼帘:肉嘟嘟的叶片、小巧的身形、翠绿的颜色,萌感十足,着实吸引眼球。“这是观音莲,那是金虎,还有佛手、金枝玉叶、天使之泪、乙女心……”种植多肉植物不到一年的宋辉,对着花棚里的“多肉”可谓如数家珍。他向记者介绍,多肉植物小巧可爱、又好养活,放在办公室、家里,有装饰的作用,部分多肉植物还能够吸收甲醛、抗辐射,特别受年轻人的追捧。“多肉植物能将水分储藏在肥厚的叶片中,是一种生命力顽强却又娇贵的双面植物。一方面,只要注意温度和水分,它就能茁壮成长。而且它们很特别,‘叶插’是这种植物的繁殖方式之一,也就是说,一片叶子就可以衍生出一个生命;另一方面,不能给太多养分,否则它会往高里长,那样不好看。”宋辉不停地和记者分享着他的“种植经”。

如今,开原市、清河区的很多花店都成了宋辉的固定客户,销路越来越宽,收入也越来越好。今年,他还对现有大棚进行了更新扩建。“现在每个花棚的年收入能达到6万余元,一年下来就是20多万元,这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宋辉高兴地对记者说:“花农的生活就像花开一样,芬芳美丽,充满希望。”

推荐阅读:

于福有:尝到了网络销售的甜头

周联清:因地制宜培育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梁和成:“愿把我的技术和致富信息与乡亲们共享”

王凡:种植白皮松带动乡亲致富

编辑: 罗汉松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