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占珍:花卉大棚她的另一个致富宝贝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作者:王宸胤 朱国君 蔡冰江 2015/7/22 9:38:58
“看我这新品种的茄子长得多好,这一株苗能长两米多高,结20多斤茄子呢!”跟随袁占珍走进他的蔬菜大棚,一排排1.8米高的茄子苗上,大小不一的长茄子像紫葡萄一样,一串串沉甸甸的垂挂在秧苗上,黑紫的颜色中透着闪亮光泽。
今年是袁占珍在桥东区姚家庄镇西榆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第十一个年头,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村里这28排冬暖式大棚。“别小看这些大棚,个个都是按‘五位一体’的标准建的。现在每年的毛利润差不多40万,带动村里致富全靠它们了!”看着大棚里绿油油的秧苗,老袁喜不自胜。
早在2010年,袁占珍率领村“两委”成员共4人,投资400多万元成立了“欣泽旭蔬菜专业合作社”。他流转村里107亩土地建起28排冬暖式大棚,从种黄瓜、西红柿开始,一点点学习、摸索温室大棚的门道。2014年,他从山东引进了新的茄子品种,投资1万元,试种了两大棚。“就这两棚茄子,2月份栽苗,5月初开始上市,以后每3至5天采摘一批,一直到11月底,产了5万多斤,毛收入8万多块。我们一下子就有信心了,今年又增加了两棚,产量也更高了,基本达到理论数据的单棵产量30斤。旺季每3天摘一批,每批产量6000斤上下。我们估算今年的总产量大约20多万斤,能卖17万元左右。”算起这“茄子账”来,老袁像个计算器一样,一串串喜人的数字涌了出来。
阳光下,一大片橙黄色鲜花跃入记者眼帘。这是袁占珍的又一个致富宝贝---花卉大棚。2012年,老袁紧抓市场机遇,种植了几棚孔雀草、串红、万寿菊、牵牛等用于城市绿化的花卉。他发现种花省人工、收益高,每棚平均收入3.5万元。如今合作社共有12棚花卉,还发展了月季、百合等中高档花卉,市场前景十分好。
现在合作社的蔬菜、花卉都有了固定客户,销路很有保障。下一步,合作社计划发展采摘园,已经引进了树莓等水果品种,正在实验种植。“有了合作社之后,村民们除了土地流转费,还能外出打工,收入已经增加了一些。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村民看到效益、踊跃加入合作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富裕。”
推荐阅读:
知识花农赖本智:让兰花王国绽放异彩
安徽颍上:苏家连返乡创业种玫瑰
四川华蓥:返乡大学生变身“追花郎”
“苗木王”杨长华:带领百姓建“绿色银行”
编辑: 罗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