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重庆万隆:短短两年时间 穷村子华丽蝶变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陈旭 任明勇  2016-7-22 10:26:53

“这哪里是农村,完全就是一乡村大都会。”上周五,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在凉风习习的花坝,数千城里来的客人畅饮着啤酒,与摇滚、劲歌、串烧等劲爆风格音乐一起嗨翻了。

这场主题为“花海云端,浪漫花坝”的重庆“三养綦江”夏季旅游养生季花坝之夜,将今夏花坝的旅游推向了一个高潮。不过,沉浸在凉爽和夏日激情中的人们几乎不会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綦江区最贫困的行政村。

昔日穷山坳,如今最美村。这个离綦江城区最远的高山穷村子,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是如何实现华丽蝶变的呢?本周一,我们前往石壕镇万隆村探访,试图寻找高山穷村子脱贫致富的“秘诀”。

随手拍张鲜花小镇都会美翻朋友圈

这两年,花坝很火,甚至可以说火得一塌糊涂。那花坝在哪里?从主城出发,经内环快速路在渝黔高速赶水出口下道,一直依着迎风招展的彩旗和“花坝”路标的指引,再爬山大约1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朝着海拔约1400余米的花坝所在地石壕镇万隆村出发,婀娜多姿的格桑花在车窗外不断闪现。驾车爬完盘山公路,行至高山平地,打开车窗,热浪已不知踪影,取而代之的全是凉风。

如果眼前出现一幢幢清爽气派的红色小楼,而且房前屋后鲜花盛开,这就意味着万隆村到了。掏出手机随手拍,一张张鲜花小镇的画面会定格,任何一张构图都会美翻你的朋友圈。

“这两年见到的城里人,比我过去几十年见到的还要多。”村民万学文从一位普通的农民,变成了有“正式工作”的人,值守着离家500米远的接待中心停车场。

有女不嫁万隆山,天晴落雨把门关。一天三顿沙沙饭,肚皮烤起火斑斑……这是一首在村子里流传甚广的民谣,是昔日万隆的真实写照。“曾经以为会永远这样穷下去。”家庭遭遇多次变故的万学文,每次望着家门口的花坝都会感慨。“荒无人烟的大山,总是让人绝望。”

两年前的露营狂欢闹醒沉睡的美景

万隆村,地处重庆綦江、贵州桐梓和习水交界处,是一个“一脚踏三县”的地方,最高山峰老鹰岩海拔1848米,全村平均海拔1400余米,是綦江区最高、最远的村落。

贫穷、落后与“偏远”这个词紧紧捆绑在一起,让万隆村民喘不过气来。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产业单一,村民住在危旧的房屋里,过着近乎原始的耕种生活。
车程2个多小时,海拔超过1200米,拥有高山密林、草原花谷,还有一个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李公坝的万隆村,就这样进入了主城市民们的视野。2014年,当地政府举办了一场露营节,口碑相传,数万人来这里露营。

“我们以万人帐篷露营季契机,大力宣传推介,提升花坝知名度,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至此,花坝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征程。”石壕镇党委书记张文野告诉我们。

彼时,一个有关“三养”綦江的顶层设计就已成型。在重庆科学划分五大功能区域之后,綦江全域纳入城市发展新区,綦江提出了“四区一城”的发展战略,其中,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是綦江区委、区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优越的资源禀赋,突出“养生、养心、养老”三结合的度假特色,倾力打造的重要产业方向。

张文野说,在如此背景之下,万隆村迎来了发展良机。说干就干,当年开始高标准规划打造花坝旅游度假区。花坝万亩竹原迷宫、帐篷酒店露营基地、林下露营基地、李公坝仙隐栖居、洞穴酒店、游客接待中心……不到1年半时间,这些旅游项目就陆续建成投用。

家门口实现就业,村民荷包鼓起来

人气带来消费,消费带火产业,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当地居民。以前常年在外奔波的村民赵学全回到万隆村种玉米。去年一年,180亩地的糯玉米,收入接近15万,而这并非特例。万隆村去年只是糯玉米一项,就卖了300万斤,村民收入600万。

野生方竹笋、野生猕猴桃、野生天麻、农家蜂蜜、高山糯玉米……这些昔日藏在深山的沉睡资源,逐渐走进城里人的视线。村民不懂电脑,政府为村上配备了1名会上网、懂电子商务的信息员,万隆村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农家乐也逐步实现网络化经营。

“我种了3亩糯玉米,最贵的时候能卖2元一斤,夏天能卖5000元。平时我在景区打工,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村民赵元久说。

整个万隆村,除了3000亩糯玉米,还培育了方竹笋1万亩、反季节蔬菜540亩、脆红李420亩,养殖花坝山羊1万只。村民开了农家乐43家,餐饮日接待能力5000人左右,住宿日接待能力1200人,保守估计收入300万元。

“2015年,万隆村人均纯收入达7937元,我们脱贫了。”村支书李明铁说到这组数据时,优越感和自豪感很明显地写在了脸上。

记者手记

“要致富先修路”依然不是一句口号。

农村的婚姻走向一直都存在这样一个趋势:山上的女儿,往山脚嫁;山脚的女儿,往城里嫁。这个昔日最遥远、最偏僻、最贫穷的万隆村,似乎正在打破这样一个“婚姻走势”,不仅是留住了山上的女儿,让山脚的女儿往山上嫁,更有不少的外省媳妇也嫁了过来。“这种情况是从交通条件改善后开始的,发展旅游后更为明显。”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有路无路,尤其是通往村子里、通往生产队的公路,生活品质有着天上地下的差别。更为直接的是,公路通了,硬化了,变柏油路了,村子的美景、产业、经济作物,也与外界无缝连接。“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宣传语尽管有些“老了”,但依然不是一句口号。

推荐阅读:

重庆北屏:农旅融合 加速脱贫致富步伐

江西全南:以“花”为媒 芳香产业香飘法国

贵州:种植8000亩构树 实现一年种植多年受益

江苏花协:顺应花市需求 积极推动花卉进家庭

编辑: 橡皮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