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下种山稻 节地又增效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杨健 2016/9/13 14:43:58
苗木行情下滑,苗下种点什么呢?这是一个困扰绿化苗木生产经营大户的一个烦心事。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花卉苗木市场价格逐渐回落,以往绿化工程一树难求的景象已风光不再。虽然没有触底当年“龙柏当柴烧”的凄惨局面,但苗木生产经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是砍掉重来、另起炉灶,还是长短兼顾、复合经营?浙江省湖州市的务林人积极探索苗下种山稻的经营模式,走出一条既节地又增效的新路子,令人耳目一新。
盛夏时节,烈日如烤。一片新种的黄山栾树苗木林下,山稻拔节抽穗、扬花灌浆,孕育收获的希望。湖州吴兴集才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阮集财说:“苗下种山稻,这是我们的一个新尝试,现在来看效果不错。”他接着说,“我们这个苗木专业合作社,有二级以上资质的绿化工程公司5家、社员近百名,面积有近2万亩,每年冬春两季大量大苗出圃,一株20厘米以上的大苗挖掉了,留下的空间就有几十平方米,共计有近千亩。往年的办法是补种小苗或种瓜点豆,虽有少数收益,但总是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由于苗木行情不太好,加上补种小苗用工成本高,大家都在观望,有的只能让地荒芜。从时间节点上看,小苗种植不久就要进入高温季节,补植苗容易受高温干旱的影响,成活率比较低;大苗地挖空补植后,大量杂草滋生,一年要打3-4次除草剂,对环境和地下水的危害很大。种山稻,恰逢其时,不用浇水施肥,也不要打药除草,省时省工也省钱,还可以大大减少除草剂的用量,降低土壤中化学成分的残留量,洁净土地、节约土地、节约成本,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营收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满足市场高品质大米的需求,一举多得。”
据了解,湖州吴兴集才苗木专业合作社苗下山稻种植大户有5个、面积234亩。至8月底,这些种植地区均没有发生病虫危害,没有打过农药和除草剂,山稻抽穗、扬花灌浆情况表现良好。
湖州市花卉苗木产业联盟地方专家组有关专家说:“湖州全市有花卉苗木面积近40万亩,70%以上是大规格苗木,林下空间很大。如何利用好这些空间,大有文章可做。针对不同苗木林地,探索苗下山稻种植模式,对苗木产业乃至绿色经济发展都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从盲目跟从量的扩张到定向培育的质的提升,这是一个理性回归。多元市场需要多元供给,绿化市场也是如此。培育大规格标准化精品苗,从新种到出苗需要5年-8年,有的甚至更长,种植时株行距一般都是4米×4米。前几年行情好,大家都套种一些灌木类小苗,2年-3年一个周期,能够以短养长;现在情况变化了,有些大户搞林下养殖,增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前景并不乐观。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粮食种植尤其是高品质粮食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山稻具有良好的节水抗干旱、抗病虫害特性,且大苗林下落叶多,腐烂后产生大量的有机质,肥力充足,微生物丰富,非常有利于山稻的生长。所以,苗下种山稻,是一种省工、节地、减药、不用化肥、提高效益的全绿色生产模式,很有推广价值。”
推荐阅读:
小苗木带动一条产业链 一个平台造福一方百姓
陆良芳华镇发展车厘子种植 “洋水果”托起致富新希望
泰山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近13万亩 年产值16亿元
倾力发展林果业 争当致富领头人
编辑: 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