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创新增收 郫县“四合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蔡征波 黄荆  2016-9-21 11:13:49

在促农增收过程中,郫县大力创新,形成了以“产业融合节本增效、内外契合创业就业、城乡结合深化改革、政策整合强化支持”的“四合模式”,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产业融合、节本增效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郫县通过产业融合、节本增效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一是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5年全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1550亩,“菜篮子”基地建设9166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131亩,全县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5%,农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二是不断创新土地流转形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全县流转农业用地近20万亩,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农民专合社162家,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363户,有效推动农地规模化经营。

内外契合、创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为适应新常态,郫县一方面不断强化就业管理服务,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就业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鼓励返乡农民工等创新创业,扩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双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强化招商引资提高就业承载能力,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技术创新、资本运营和利用外资“三合一”道路,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据统计,郫县2015年新增就业566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826人。

城乡结合、深化改革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郫县通过土地改革、新农村建设、资产入股等形式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一是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奠定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基础。二是推动农村要素流动,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渠道。唐元镇依托兴农生姜专业合作社创新 “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运行模式,实现了5000亩的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完成200亩核心区的绿色防控设施设备建设,亩平产值达到2万元以上,种植户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三是创新农村产权利用形式,强化财产性收入增加实效。

政策整合、强化支持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郫县从增收减负两方面不断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完善对农扶持。一是优化奖励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对专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奖励扶持政策,有效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让补贴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二是将政府的补贴政策落细落实。2015年郫县发放耕保基金、粮食直补92299户,共计2776.5万元。三是提高精准扶贫绩效,补齐贫困人口的收入短板,多渠道促农增收。2015年郫县落实专项产业发展资金260万元,重点扶持唐元镇沙河村、新民场镇永盛村等23个发展相对缓慢的产业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帮助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韭黄出口加工基地

推荐阅读:

周至:13万亩苗木花卉助1.9万农户脱贫致富

金花葵引领致富路

冯沁君:不种年桔种红掌 年销30万元

黄志锋:创业20年 花田400亩

编辑: 梧桐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