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百栋大棚盛开增收脱贫“黑牡丹”

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石岱鑫 宋洋  2016-10-11 13:47:16

伴着秋意渐浓,丰收的脚步如期而至。在沃野万里的黑土地上,不仅仅有稻米飘香,更有近几年供不应求的“黑牡丹”朵朵绽开。汤原县汤原镇西大桥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一片火热。

“木耳都晒好了,就等着商家过来收了。”大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边用手拨动着黑木耳边说。9月21日,记者走进大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100栋大棚中的秋耳已是收获的第四批了,木耳大棚也早早就预定出去了,明年的预定都已经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场,突出多种经营,防止一哄而上、产销失衡。这为林下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突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优势所在。

木耳大棚笼罩着蓝色的塑料薄膜,临近午时,挂带木耳菌袋在大棚中享受着淋浴。从黑龙江亮子奔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进的每个菌袋都孕育着大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每一份致富的成果。

“县里给补贴,木耳每袋0.2元,每栋大棚补贴6400元,每口井补贴5000元。这为我们农民解决老大问题了!”正用笤帚把晒好的木耳收集装袋的农户孙国平满心欢喜。“我今年包了4栋大棚,每栋能赚2万元,家里的4公顷地也都租出去了,不用下地干农活,这也省心了,从3月份开始挂木耳能赚8万元钱。明年我就承包8栋大棚,也给家里添点新物件。”

相对于孙国平的喜悦之情,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岳凤臣老两口有着不一样的感触:“黑木耳种植对我们贫困户来说帮助不小,岁数大了,在大棚干活能给村里减轻不少负担,生活上也得到了实惠,真得感谢政府为我们贫困户带来的这份希望。”65岁的岳凤臣生活只靠6亩地旱田来维持。村里食用菌合作社建成以后,优先分给他4栋大棚,每栋大棚能挂木耳袋1.8万余袋,按照去年的市场行情,岳凤臣这4栋大棚纯收入能达到8万元左右。

致富路越走越宽,食用菌种植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有力抓手。王福军告诉记者,全村10多户贫困户都参与到食用菌种植中来,合作社在成立的10个月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积极地反哺贫困户。对于贫困户,可以后交租金,争取来的妇联巾帼创业循环资金2万元无息提供给了3个贫困户。稳赚的行情让农民心气很足,精准扶贫的40多人在这打工,每人每月可增收2000多元,充分调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的积极性。

在这打工的竹帘镇的农民王金林对生活很是满足:“每个月3000元钱,负责木耳浇水、温度、湿度的日常管理。家里的地租出去也能有一笔经济来源,岁数大了就图个安乐呗,不出城就能赚钱多好啊!”在合作社打工的农民3个月能赚8000元左右,整个工期可带动就业人口200余人。

有了大型食用菌研发、生产龙头企业——黑龙江亮子奔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撑,汤原县上下建立了“两户用一棚、一棚带一户、一棚扶两户”的扶贫联结机制,放大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牵动辐射效应,建成了集食用菌研发、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主导产业。2016年,全县黑木耳种植已经达到1.5亿袋,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65亿元。

回头望向那100栋木耳大棚,栋栋好似迎接着彩霞,仿佛镶上了绚丽的边框,可预见大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会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之路,越走越敞亮。

推荐阅读:

乌什县:林下经济致富农民

济南水寨镇“林下经济”有“钱途”

贵州大方县小辣椒成群众致富“火红产业”

林下经济渐成“林二代”“双创”首选

编辑: 梧桐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