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界对产业集聚的诸多论述中,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认同的一种说法是:任何产业的产生脱离不了四个固定要素,即特殊的历史因素、地方需求、业已存在的产业基础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的带动与推动。
如果将这一论断放在我们今天对洛阳牡丹产业的梳理中,同样适用。
因此,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上述四个固定要素来找寻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昨天及其走过的艰辛。
一株花,代代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句诗,几千年来广为流传。
任凭时光流转,洛阳城更容改貌,然而,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从未改变。她就像这座城市的守望者、庇护者,注视和护佑着洛阳的发展与变迁,更成了这座城市永远的印记。
洛阳人对牡丹的喜爱,自古有之,延续至今。
无论是从前的宫宇侯门,还是寻常巷陌;无论是丝绸锦缎上的图案花纹,还是百姓裹身取暖的棉被之上,你都能找寻到牡丹花的身影。
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还是旅游观光的外地人,只要你身处洛阳,你就能感受到洛阳人对牡丹花的浓情蜜意。
而对于牡丹花的栽培和种植,洛阳人更是独有心得,颇有成就。不然怎会有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魏氏池馆”人满为患,人们为一睹“魏紫”之容,甘愿掏钱进园观赏的记载呢?怎会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呢?
这自古形成的文化特性,成就了洛阳牡丹产业产生的重要一环。
作为牡丹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洛阳一代又一代人为牡丹倾力倾情,为让更多人一睹牡丹的芳容而不断努力。
据了解,目前洛阳共有1260余种牡丹,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一个节,顺势兴
说完历史的因素,我们来说说地方需求对洛阳牡丹产业产生所带来的推动作用。
让时间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洛阳大建设时期,那时,为了方便职工节假日休息游玩,洛阳城区修建了牡丹公园和王城公园,遍植牡丹花。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洛阳,此后的4年,每年牡丹盛开时节,都会有洛阳周边的群众到各公园观赏牡丹。
“卖茶叶蛋、面包可以日进斗金”“汽水卖到脱销”……公园赏花所带来的一系列有趣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引起了一群关心洛阳发展的领导、学界人士的关注,在他们对牡丹现象的调研和分析后,1983年,在牡丹花盛放之时,第一届洛阳牡丹花会召开了。
在一届一届牡丹文化节的举办中,洛阳人从游客、客商的需求中,看到了牡丹花和节会给洛阳经济、社会带来的效益,同时也看到了自身发展需要更多牡丹观赏区,及与牡丹有关产业的现实需求。于是,以花为媒,广交朋友,花会搭台,经贸唱戏,大力发展牡丹产业等认识和做法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洛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席升阳表示,牡丹花会在一次次的蜕变中成长,最终成为国家级的文化盛会。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改变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推动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时至今日,牡丹花已经成为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城市经济。
一件事,必须成
需求催生发展,但是,发展中难免走弯路。在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走过产业发展的弯路,有过产业发展的无奈。
说到无奈,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花农。
王东(化名),如今作为有着汽车修理、饭店等多家实体店的老板,在谈到当年种牡丹的经历时,仍旧有着不少感慨。
邙山,是最适合种牡丹的地方,一直以来有着“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牡丹出邙山”的俗语,而邙山脚下就是王东曾经打拼过的地方。
“长期举办牡丹花会,牡丹给洛阳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也让自己身边的几个朋友富了起来,在看到他们通过种牡丹、开园子、卖牡丹花挣钱后,我也租下了百余亩地种起了牡丹。”王东说。
谋求经济收益,这就是王东种牡丹的初衷。的确,在2000年前后,因为牡丹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洛阳曾经一度出现过因可供销售的牡丹少,本地花农、花商要到外地购买牡丹的尴尬局面。
为了避免类似尴尬,做大做强牡丹产业,洛阳市号召周边农民种植牡丹,并为此出台了扶持政策“每亩地政府给予补助,且连续补助3年”,王东恰恰就是在这一时间入行的。
“摸着石头过河,终于等到牡丹花开,本以为能够有所收获,但是,当联系客商,甚至在国道边摆摊的时候,我发现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价格战、同质化充斥在牡丹种植之中,不仅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日后产业的发展。”王东回忆。
坚持了近3年,王东最终还是选择撤出,放弃了牡丹种植。
“闯市场,总有人输有人赢,最终取得胜利,并长久存活下来的企业,多数是有着非凡创新能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也会因此带动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发展,最终完成资源的整合。对于洛阳牡丹产业而言,同样如此。”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刘玉来说。
的确,洛阳牡丹产业的昨天告诉我们,没有产业体系支撑,产业化水平不高,缺少龙头企业带动是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洛阳也确实走过弯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此期间仍然涌现了一批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等不靠,敢于走出去闯市场,敢于花精力、投本钱、搞创新的企业,正是这些企业形成了如今洛阳牡丹产业的基础,也正是一直以来洛阳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牡丹产业的关注,大家抱着“牡丹产业这件事,必须发展好”的决心,让这一产业成为洛阳的特色产业。
推荐阅读:
陈平:吉首脱贫致富带头人
杨凡:种植多肉植物 年入50万
洛桑金巴:种百草 奔小康
厉宇航:欲建浙中最美多肉基地的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