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潘锐:在苔藓身上找到“植觉”人生

来源:北青网  作者:梨小屯  2017-3-20 15:04:36

13岁的时候,生长于原始洪荒的他离开生养自己的大山,做过锅炉工、焊铁匠、花店伙计;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分一路打拼,到了20多岁,成了年薪数十万的花艺造型总监。

然而,到达别人眼中的安逸人生境界时,他却突然迷失自我,濒临崩溃。

此时,一盆苔藓让他找到答案,转身回到杭州一座20平方米的院子,重新开始。

他拒绝了别人一掷千金买自己的苔藓,也拒绝了上千万的风投资金。

他叫潘锐,一名植物手艺人,也是别人口中的“植觉先生”。

潘锐

潘锐在创作中

在山间寻找植物

从烙铁工到花匠,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淡然自若的样子,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曾经年少便闯荡江湖的过去。

戴着黑框眼镜的潘锐常常一身棉麻布衣,赤脚踩在泥土上,安静地给院子里的苔藓修剪、浇水、施肥,话不多的他浑身散发着书生气息。

儿时的潘锐在大山中长大,一直与植物为伴。在同伴们还在上学的时候,13岁的他却执意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一个人跑到城市里打工,一路向南,从安徽到深圳。

形单影只,年幼无依,居无定所。为了养活自己,潘锐看过店、送过货、理过发,也当过帮厨、锅炉工。最难的时候,潘锐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做烙铁工,500块钱的工资解决自己的吃住,“养活自己”已经是最棘手的事情。

17岁时,潘锐发现杭州有一家花店招工,虽然工资只有三百块钱,但包吃包住。这对于当时的潘锐来说是一份让人心动的工作。

于是,他孤身一人来到杭州,进驻花店打工。

相比以前杂乱的打工生活,日夜接触花草,让他感觉仿佛又回到生养自己的大山,内心安宁。工作之余,一有空,潘锐就喜欢跑到山上寻些花花草草,把它们带到工作室里好好地养护起来。自小就在山野里和花花草草相伴的生活,让潘锐对植物有着特殊的敏感。凭借这种天生的直觉与勤奋的努力,他总是能设计出颇具新意的花艺作品。

慢慢地,潘锐在花艺上崭露头角,20出头的年纪便做到了花艺造型总监的职务,年薪几十万。

从安稳到迷失,一盆苔藓照亮了心

可是几年下来,花艺对潘锐来说却渐渐变得没有挑战了。虽然再也不用为“养活自己”发愁,但潘锐似乎也看不到“更好的自己”在哪里。“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生活不能再赞,然而在我看来,自己正在慢慢地变成一个废人,每天在做的,不过是无聊的职业。”潘锐感觉自己越来越无法投入地工作和生活,为什么?“自己也差不多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可是我想不明白。”于是,他做了和13岁那年一样的选择——一个人跑到机场,随便买了一张机票便飞离了杭州,这座曾带给他安稳生活的城市。

像多年前的自己一样,潘锐这一走,就走过了很多城市。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为讨生活,而是想知道生活到底该怎么过。常常是到了一个城市,也什么都不做,只是一个人傻傻地坐着,发呆、想答案……

然而,短暂的旅行逃避后,潘锐并没有寻找到想要的答案。“回到杭州后,生活依旧,我一个大男人却感觉濒临崩溃,独自躲在房间里号啕大哭,什么都不想做,也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年少四处飘零的艰苦生活都没有把他打倒,如今生活的空虚却快让他窒息,“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但我那时真的感觉如同行尸走肉般浑浑噩噩,也如同顶着千斤重担前行。我知道,这样下去不行。”

就在潘锐感觉无法呼吸时,书桌上养了多年的苔藓清新明艳地照进他的生活。

“看似微小柔软的苔藓,实际上是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微弱的阳光,在湿度环境中就会努力地向上生长。”在潘锐看来,不同于别的植物,苔藓偏安一隅,从不争取阳光与雨露,默默生长,偶尔枯黄,有点儿雨露便能重新焕发生机。它们一直用自己的姿态存活于世,微小卑微却安然自若。

万物立根为本,有根的植物给了潘锐安定的感觉。一动不动,不争不抢,他在苔藓身上寻到了想要的生活状态:“一世也好,一秋也罢,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不管经历了什么,最后都要回归到生命的本初状态。有时候,得到的太多反而会迷失自己。”

从痴迷到笃定,守望角落里的安宁

对苔藓痴迷后,他的世界仿佛只剩下这微小的植物。城市的水泥地面曾经让潘锐厌倦至极,但是掺入苔藓后,灰色的水泥也会呈现出暖意。很快,潘锐索性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扑到苔藓上。他开始疯狂地寻找苔藓,几乎杭州所有的山上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不论走到哪儿,遇到苔藓便采集回来进行养殖。

之前并没有养护苔藓的经验,潘锐就自己尝试、摸索,他开始在一些玻璃器皿中折腾出一些小的微观苔藓世界,并把这些试验品送给身边的朋友。“虽然只是一小瓶,但在这瓶里,世界虽小,却生机盎然。”

一年时间过去,潘锐发现,曾经无所适从的自己,已经变得前所未有地笃定:这是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

2012年,他东拼西凑,在杭州外桐坞村开办了工作室,开始从点滴打造属于自己的植物王国。这间工作室紧贴着村委,背倚老焦山,不仅空气清新,温度也比城中要凉快些许。顺着幽静的小路一直走,就能看见郁郁葱葱的“植觉”,溢出来的绿色已经掩盖了原有的房屋与院子,与院外的植被连起来打造了一个开放式的植物王国。有人这样形容:“这栋小屋原是一套单层民房,拥有最真实的江南民居特色:两厢白墙青瓦,没有浮华,质朴的天花板嵌着天窗、原木的承重柱、白墙上的刷印,构筑着一个简约却不简单的小世界。整个小屋分两厢。走进大门,就是一整面巨大的落地窗,窗外的景色一览无余。吧台上方,悬挂着许许多多的白炽灯,给整个空间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走进里屋,迎面而来。陈列在房间中央的一排衣物,摆放在桌上的几双布鞋,以及挤满了整个储物架的各种陶艺作品。而那台杵在角落里的小缝纫机,也让人回味起旧时光。屋里屋外,一株株植物都是装饰的主力军。炎炎夏日,在干净极简的环境下,植物往往能帮人拂去心头的燥热。并且,这一株株生命不仅为小屋增添一抹绿色,更使得整个空间灵动活跃起来。”

在这里,潘锐开始潜心研究如何能种出更好看的苔藓。在一次采访中,潘锐说:“其实我是容易躁动的一个人,脾气也不好,但是跟植物在一起的过程中,我会逐渐安静下来。养苔藓这件事情,看起来不太会给你回馈,但是它却在生长的每一天都给你惊喜。它跟我们的每一个生命一样,你对它的好与不好它都会有感知。它安静地生长在你不注意的角落,却自身形成了一种很有安定的感觉。”

如何能种出一盆更加好看的苔藓?如何能让苔藓呈现出不同的“场景”? “让脑子里的灵感和创意爆炸的同时,还要身体力行地去寻找苔藓的 好搭档 ——盛放苔藓的器皿。寻遍市井小街去找一块儿十分原始的新疆石头,在紫砂店里寻思哪件紫砂壶和自己那块儿苔藓更搭,有时干脆去深山老林偶遇,多半是一个枯树枝桠、奇卵怪石,却正是某块儿青苔的 心头好 ……这样一来,奇奇怪怪而又别具一格的苔藓场景便造出来了,每一件都是当下的创意,每一件都是有故事的组合。”

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时候,“空虚”这种东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院子里也因为他淘回来的物件器皿开始愈发热闹起来。

郁郁葱葱的苔藓绿植,地上种不下了就种墙上,墙上种不下了就种架子上,架子上种不下了就种屋顶上,连屋里也满是苔藓细细小小的身影。

说“植觉”是植物王国一点儿也不为过,除了苔藓,还有满墙的爬山虎、攀岩的凌霄、紫藤、金钩吻,还有佛甲草、万年草……“植觉”里的植物品种林林总总有上百余种。

从“植觉”到无限,在自己的路上暗自欢喜

沉醉在苔藓世界让潘锐愈加喜欢这种安然自若的生活,不争不抢,顺其自然。每天清晨,他都会打开唱片机,推开院子的大门让阳光洒进来,点上艾香,煮壶茶,他便来到院子里打理自己的花花草草。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潘锐一晃便在“植觉”隐居三年,虽不对外经营,偶尔遇到误闯的生人却也欢迎。“门就开在绿植中央,如果有机会你来到这里,请自由出入,我可能没太多时间招待,但是我很好客。”

在工作室里的潘锐,常常不管寒暑冬夏,都赤脚上阵,打理院子里上百种的苔藓。忙活工作室之余,潘锐有时也会带着自己的苔藓参加展览。

除了专注于苔藓,潘锐也很喜欢动手制作养护苔藓过程中用到的器物,比如扫帚、盛放的器皿、镊子。“因为感兴趣所以会动手去做。”在他眼里,“手作的东西更有温度,因为你知道背后是一个温暖的人在帮你完成这件器物。”

后来,为了维持生计,潘锐开始售卖一些自己的作品。爱上苔藓后,对植物敏感的他开始有了更多的创意与灵感。

慢慢地,“植觉”和植觉先生被广为人知,甚至有人要投资千万。终于能够如其所愿依靠苔藓度日,但潘锐却拒绝了这送上门的名利。在他眼里,“植觉”在某种意义上既可以是工作室,也可以是植物店,或者是咖啡馆,甚至可以是书店、服装店……“这个空间充满着无限可能。我不想受制于人,只想安安静静地把这件事做好。”

“植觉”对于潘锐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日一日长大,没有人知道它未来的样子。“我只想像苔藓一样,自由地做自己擅长并有趣的事,不被外界左右。”

有人用“匠心”来形容现在的潘锐,但他不认为现在的自己能承担这二字,在他眼里,匠心不仅仅只是对一件事的热爱。潘锐所理解的匠心是像他爷爷那样,做一辈子默默无闻的木匠,门下曾教过几百名徒弟,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

“人生最难的事,就是找准了自己喜欢的事,并坚持下去。”植觉先生很庆幸自己已经找到想要走的路,暗自欢喜。

推荐阅读:

陈小梅夫妻:种植绣球花将花开迪拜

李倩:把鲜花课堂搬进咖啡馆

周祥福:痴迷君子兰二十载

王素敏:开设花店免费培训班助女性创业

编辑: 牡丹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