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明:公司做到3000万的规模 完全靠西昌种花所得
来源:成都商报 2017/5/11 16:06:51
4月27日,位于西昌市礼州镇的西昌现代花卉产业园区里,大棚里红掌和各色玫瑰等鲜花竞相开放,工人正忙着打包售往成都等地。李双明是成都人,从事花卉行业20年,以前在温江开过花店,10多年前,在汶川也种植过高山花卉。2008年,他在西昌高枧乡承包50亩地,种植一品红、凤仙等。“那时候,一年有几百万的销售额,年利润超过百万。”
最近几年, 李双明先后在西昌西乡、礼州投资建设两个花卉基地,规模超过300亩,花卉品种达20多个,总投资超过3000万。“现在还处于扩建阶段,准备把产业做大。”目前,李双明是省内最大的凤仙花种植户,年产七八十万盆,主要销往成都、重庆、北京等城市。
李双明坦言,如今他的公司做到3000万的规模,没有贷款和借款,完全靠这些年在西昌种花所赚的积累。在西昌花卉圈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李双明2008年来西昌种花开的是奥拓,后来换了宝马,最近又买了路虎。“那时候刚出来创业条件艰苦,所以开的是奥拓。”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双明笑言,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李双明介绍,正是看到花卉产业的商机,近年来有多位成都的投资人抢滩西昌。陈忆帆也来自成都,大约5年前,他与另外两名合伙人在上海开始了多肉植物创业之路。2015年,陈忆帆来到西昌,投资数百万建起了65亩的多肉种植基地,目前已进入产出阶段,每月销往成都的多肉10万盆以上。
西昌光热资源优越,特别适宜大规模集约发展花卉产业。李双明表示,之所以选择西昌,当地政府还给出了多项优惠政策。据了解,产业园对入驻的盆花企业进行“五通一平”,即水、电、路、沟渠和通讯的基础建设支持。另外,园区统一流转土地,入驻前5年的土地流转费,政府还统一按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另外,还有免税、减税以及奖励等方面的政策。
推荐阅读:
张贵春:北京胡同里的“城市农夫”
张伯生:艰苦创业结硕果 致富不忘桑梓情
河南开封:男子狂扒11棵雪松发泄
何德荣:民勤种“沙漠人参”治沙致富
编辑: 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