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阿拉善:决胜生态经济双赢战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叶中华 徐爱翔 丁帅  2017-11-10 15:33:01

在金秋时节的阿拉善,处处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一行行在道路两旁为行人搭起的金色的林荫帐篷,一片片树木葱郁的生态游园,一块块社区绿地和街心花园传出阵阵欢歌笑语……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缤纷色彩中最原始的底色,是生态系统生机勃勃的自然展现,也是最基本、最现实、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阿拉善盟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区位重要,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祖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但在全盟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93%的地表为沙漠和戈壁,适宜人类生产生活面积仅占6%,全区95%的沙漠在阿拉善,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重担在肩的“绿色容颜”日益憔悴,保护和改善阿拉善的生态环境,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而紧迫的难题。

多管齐下保护绿水青山

2000年,华北地区曾连续遭受8次特大沙尘暴袭击,额济纳旗这个名字一度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专题片《沙起额济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次次沙尘暴把阿拉善推向了舆论的风口。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阿拉善盟委、行署提出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并进一步确立“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人退带动沙退”的思路,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工程”,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整村推进、公益林区禁牧、加强管护管理等措施,辐射带动区域内9700万亩林草植被得到休养生息、更新复壮,扩大了保护范围。”阿拉善盟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悉,“十二五”以来,阿拉善盟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3096.5万亩,比“十一五”末增加10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5%,增长2.61%;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595万立方米,增加2.92%,森林面积、资源总量实现双增长。与“十一五”相比生态建设任务量增长233%,投资增长332%,各项工作指标再创新高。

“三位一体”守好生态防线

如今俯瞰乌兰布和沙漠西缘,可以明显地看到一条蜿蜒110公里、宽3-5公里的巨大绿带。这个大型防风固沙锁边带,就像是一道绿色长城,有效阻挡了沙漠的前移,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横贯东西的梭梭林带、贺兰山天然次生林三道生态防线在空间上呈“π”型分布,构成了阿拉善的主要生态屏障。如何守护好这三道防线,成为阿拉善生态保护的关键。在长期与风沙的抗争拼搏中,阿拉善盟摸索出了“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和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的科学治沙新路子,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防沙治沙保护生态屏障的建设格局,特别是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连续31年实施了飞播造林,覆盖度在30%以上的保存面积达到了300万亩以上,形成了长350公里、宽3-10公里的锁沙治沙防护带,有效阻止了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前移。这一成果也打破了降水200毫米以下地区不能飞播的国际论断,飞播区内植被覆盖度已由过去的0.5%—5%提高到12.8%—50.4%。

退牧还草迎回绿洲遍地

阿拉善盟现有天然草原2.74亿亩,占全盟土地总面积的67.8%,主要为荒漠和草原化荒漠植被,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局面严重。从2002年起,阿拉善盟组织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对草场恶化的地区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补播。同时通过棚圈、青贮窖、储草棚、饲草料基地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使长期严重受损的草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为再现农牧区草场植被碧草青青的景色,阿拉善盟还逐步建立完善了草原生态保护与奖励机制,2011年至2015年,阿拉善盟积极争取到每年25593.49万亩的草原补助奖励实施面积,同时争取到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户数1.95万户和年度牧草良种补贴建设任务,保障了全盟2万余户6万余农牧民为维护草原生态安全而牺牲的利益。

沙产业开发方兴未艾

赵永占是阿左旗吉兰泰镇哈图呼都格嘎查的一名普通牧民,10年前,他承包的草场实行了围栏封育政策。享受了公益林政策后,赵永占在关心当地防风固沙的同时,积极探索梭梭嫁接肉苁蓉技术,这种既能防风治沙又能带动经济发展的致富方式,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生态文明建设绿了城镇、美了乡村,林业资源持续稳定增长,林业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各项林业惠民政策的逐一落地,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和发展林沙产业,让更多农牧民参与到了造林生产、森林管护活动中,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现在的日子跟过去相比,那变化太大了。”谈起身边的变化,赵永占满面笑容地掰着手指向记者算起了经济账,“一年能领到1万多块钱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嫁接梭梭政府给的补贴差不多有7万块钱,肉苁蓉加上苁蓉仔一年能卖8万块钱左右,一年下来能有将近20万的收入。”利用政府鼓励沙产业发展的契机,赵永占卖掉了牲畜,专心投入到发展梭梭苁蓉产业上。挖苁蓉,采苁蓉籽……如今他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围栏封育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落地实施,让梭梭林得到了休养生息、复壮更新,也让围着树林放羊的赵永占开启了致富新生活。

此外,围绕沙漠葡萄发展起来的沙漠精品酒庄群、葡萄观光采摘、葡萄酒品鉴、沙漠酒庄休闲度假游等沙生林草产业成为当地生态经济又一增收点。

“黄沙不掩金”。2016年,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5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亿元。到“十三五”末,示范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亿元,年均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849元和24272元,年均分别增长9%和10%。

浩瀚无垠的大漠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肉苁蓉、锁阳、沙葱这些依沙而生的纯天然的野生植物,在勇于探索创新的阿拉善人的“驯化”下,已经成功进行人工嫁接和种植,并深加工成药用、保健和食用的佳品,成为沙漠“三宝”。治沙又致富,沙产业染绿了牧民心中的希望。如今,阿拉善的牧民已探索出一条治沙与致富双赢的路子,沙产业开发在阿拉善方兴未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阿拉善盟委书记包钢表示,我们将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为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生态安全,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阅读:

浙江临安:金秋山乡“摇钱树”迎来丰收季

河北临城:生态产业助 脱贫致富见实效

安徽利辛:贫困户享 林业产业补助

福建尤溪:多措并举发展花卉产业

编辑: 牡丹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