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陕西陇县:生态脱贫进行时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王钰  2017-11-28 13:48:00

陇县,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关中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林地面积达236万亩,超过县域总面积的69%,森林覆盖率达57.6%,活立木蓄积718万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49条,坐拥名副其实的绿水青山。而与此相伴,这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六盘山片区县,有13677户49479名贫困群众亟待脱贫。

生态立县、绿色富民,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打响,生态建设在助力脱贫增收中的作用也不断提升。11月13日-16日,记者随中国行业报协会组织的“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中央媒体脱贫攻坚看陇县”采访团,感受这里生态脱贫的巨大变化。

菜单式,大产业对接小家庭

2016年,陇县推出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部门和镇上菜、考核绩效评菜的“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促进大产业与每个小家庭精准对接。全县精选出四大类33项产业“菜单”供贫困户选择,各部门因户施策,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

发展核桃经济林及花卉苗木产业,是陇县林业局为贫困户推出的“菜单”。

“陇县是中国核桃之乡,种植核桃有历史、有经验、有技术,百姓容易接受,而且一次种植后可持续收益,是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陇县林业局副局长金长宏告诉记者,近年来,陇县以争创全省核桃第一县为目标,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全县核桃面积达55万亩,2016年产值超过1亿元。

“菜单”有特色,“上菜”有亮点。为鼓励贫困户发展核桃产业,县林业局向每个“点菜”的贫困户免费提供优良品种的核桃种苗,发放地膜、化肥等农资机具并开展技术培训。目前,已累计扶持1651户贫困户种植核桃4908亩,折合投资229万元。

温水镇田家河村村民郭喜翠几年前种了3亩核桃,今年挂果最多的树产量已有100多公斤,亩产值超过4500元。看到收益,郭喜翠又栽下了2亩多核桃树。“以前苗子、化肥、浇水等投入加起来每亩要2000多元,现在新栽的树一年就能省4000元。”郭喜翠乐呵呵地跟记者算起了账:进入盛果期后,核桃亩产值可达万元,自家5亩地的年收入将突破5万元。

除了核桃,还有花卉苗木。去年起,所有计划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贫困户,都可在县里的千亩苗木花卉示范园区租用土地,租金由政府支付,县林业局负责搭台销售,培育出的苗木在各项绿化工程中优先使用。目前,已有30多户贫困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亩均增收5000元。

基地化,大集约带动小散户

2017年,陇县启动“双百”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即打造100个产业扶贫基地,每个基地带动100户贫困户。“‘菜单式’扶贫是一家一户地帮扶,‘双百’基地建设则是以企业、合作社、园区等市场主体为带动,提高群众组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金长宏说。

今年7月,东风镇糜家河村村民杨素莉和其他10户贫困户一起,领到了入股陇县邦德农牧专业合作社的第一笔分红,加上农闲时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她今年的总收入将突破1万元。而在此之前,家中老人生病、孩子上学的负担,让她在每次支付两个孩子300元的在校生活费时都显得捉襟见肘。

陇县邦德农牧专业合作社是陇县“双百”基地之一,规划打造优质核桃示范园2000亩。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合作社制定了对应的帮扶模式。对通过信用评估的贫困户,利用县里对每个贫困户最高5万元的贴息贷款政策,由合作社担保贷款,以贷款金入股,两年可获得分红7000元,两年后由合作社偿还本金。

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协议参与合作社劳动,已累计用工1000余人次,支付报酬17万元。对无劳动能力、未通过银行贷款评估的贫困户,以县财政每户5000元的产业直补资金入股,两年可获得1000元收益。

“入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带动贫困户转变思想。”合作社负责人袁东告诉记者,通过在合作社学技术、看方法,已有12户贫困户自发栽植核桃近40亩。

随着森林资源不断丰富,以林药、林养、林禽为主的林下经济逐渐成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新兴产业。

宏达林麝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是陇县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现存栏林麝350头。公司有固定用工8人,其中贫困群众6人,月工资800元。每年夏季,公司短期用工可达130人次,平均收入近2000元。除了劳动用工,公司还免费为挂靠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共享销售渠道,2010年以来共带动8户贫困户通过养殖林麝成功脱贫。

生态岗,大工程实现多效益

正值秋冬季森林防火期,下午5点半,护林员马宝军仍然拎着铁锹在城关镇穆家寨的集体林里巡护,“每天上山都要拿铁锹,随时准备打火。今天一切正常,等天黑了我就准备下山了。”

每月巡护天数不少于20天,是森林资源管护合同的规定;防火期内早上8点上山、下午6点下山,是马宝军给自己定的时间表。对于这份工作,他非常珍惜,“我快50岁了,出去打工不好找工作,家里孩子还在上学,以前靠种些小麦、玉米勉强糊口,现在做护林员每年有4000元收入,还能兼顾地里的农活。”

今年1月1日,53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正式被聘为陇县的生态护林员,负责天然林和退耕还林地的生态林管护工作。各乡镇与每名护林员签订了管护合同,明确了管护区域和责任,开展了集中培训,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每名生态护林员年工资4000元。

“在选聘护林员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落实相关补助政策,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陇县林业局生态扶贫办主任李小东告诉记者,今年,全县共兑付贫困户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84万元,48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75万元;兑付贫困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77万元,涉及5421户18112人。

秋季是森林防火紧要期,也是补植补造关键期。一大早,青凉山上的40多名工人已经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现在补植一天工资是50元,新造林的时候一天60元,儿子出去打工了,老伴照看孙子,我在家也是闲着,上山造林还能贴补家用。”温水镇田家河村村民杨吉换去年就开始参与造林工程,春秋两季劳务收入超过2500元。

引导贫困户参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是陇县林业局设立的另一种生态岗位。今年,全县共发放劳务费用近500万元,涉及贫困群众2330人。

林业建设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相互促进,生态保护释放的红利不断扩大,如今的陇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愿景正在实现。

推荐阅读:

新疆:捧上特色大果盘

河南孟津:多肉植物助脱贫

湖北荆州:花卉+香菇循环种植模式 销售额破千万元

河南东官庄镇:花木产业添彩脱贫之路

编辑: 牡丹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