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程德成的“绿萝王国”

来源:花卉报  作者:郭云龙  2018-1-8 16:15:19

他语出惊人:“不和高手过招”、“不怕和农户竞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才安全”。操着不算标准的“苏北普通话”,谈及花卉经营自信满满。靠单一产品持续着观叶盆栽的奇迹,靠出其不意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印有他企业标签的产品成为质量的代名词,他就是被誉为“绿萝大王”的程德成。

程德成

1 创业

1996年5月,一个来自苏北小城30来岁的小伙子乘飞机到达广州机场,他的目的地是位于广州芳村的花卉市场。当时,这个一心想把家里生产的花卖到改革前沿都市的小伙子并没有想到,他从此立业花城20年,并以这里为起点,把绿萝推广到了大江南北、千家万户。

成功绝非偶然,机会总会眷顾有头脑、善思考、有胆量的人。程德成卖花、种花、办企业的路上,除了其敏锐的商业头脑、勇敢果断的性格,还有精彩的创业故事。

对程德成来说,那一年注定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年份,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花城商机无限,来到这里他需要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品类繁多的花卉市场内,找到一个机会。

当时在广州的盆栽年宵花市中,年桔是重要的特色产品,他选择到一个档口“谈判”,以当时每盆20元的市场最高价将摊位上的年桔全部买下,前提条件是可以让他在此经营。20元买进、最高20元卖出,这看起来是一桩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实际上,程德成看到的是这个档口所处的“好地段”。摆脱流动卖花的局限,他急需一个固定经营场所。有了“地盘儿”后,程德成一方面在周边基地寻找货源大量进购,同时在报纸刊登广告,通过宣传,坐等客户上门,每盆10元进货,20元售出。这一尝试大获成功,来摊位买年桔的经销商络绎不绝,这也成为程德成对接花卉市场的第一个窗口。货源充足、待人热情,客户来广州,程德成尽量做到全程陪同,愿意与他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两年后,程德成成立了广州绿之恋园艺公司,成为一家有“资质”的花卉经营者。

有了产品、有了客户,有了“媒体助阵”的经验,程德成有了新的目标,把业务继续做大,他需要一个平台来放大绿之恋的行业知名度。经过一番谋划筛选,程德成开始在各种媒体投放绿之恋的宣传广告。“降价风暴席卷珠江两岸”、“绿色植物大本营”、“沾花惹草的好地方”,程德成为绿之恋“量身定做”的广告语在当时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花卉报》刊登的大版幅广告中,绿之恋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出镜率,而据他观察统计,在广州的同行中,选择做广告的一共也就五六家。借助媒体的持续宣传,绿之恋在短期内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和人脉,生意越做越红火。

2 做减法

随着业务不断开拓,程德成开始在广州租地生产花卉产品,从单一的卖花者转型为生产者。经过几年的积累,绿之恋先后在广州租下了8个花场。在程德成眼中,这些花场成为绿之恋以自有产品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也是绿之恋持续发展的后盾,他希望绿之恋通过产能的进一步扩大,摆脱对市场产品的过多依赖。

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发展,他把分散在广州多地的8个花场产品集中到番禺,租下500多亩地,生产各种盆花。当时的程德成在想,这一辈子经营这么大花场也算是“功德圆满”了。但是,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不安分”的程德成想法变了。

他认为,产品多而杂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也存在定位不准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定位很重要,只有定好位才能有一个清晰的发展目标,否则就有陷入危机的风险。

当年从江苏来到广州,程德成一直扮演的是“花贩子”的角色,从外地买来产品在广州销售。彼时,国外进口成品花开始在市场上出现,程德成当时想:要是自己能种出这样的花就好了。有了这样的想法,程德成立即派员去欧洲考察花卉生产情况,后来自己又亲自前往欧洲看基地、逛市场,考察可以投入生产的产品。据他回忆,起初也是想投产红掌、凤梨、大花蕙兰等当时市场上的“当家花旦”。但经过考量,他认为这些花卉的种植技术门槛高、设施投入高,并不适合绿之恋的定位。程德成还笑称:“种这些花的都是高手,我就避开与高手过招,他们搞高档盆花,我来搞好做的!”

经过多次考察,细心的程德成发现,在荷兰等欧洲国家,在室内观叶植物产品中,绿萝的销量是很大的。另外,据他观察,很多花卉摆在室内状态是越长越差,而绿萝却恰恰相反,具有可塑性强、美观、净化空气、养护简单等诸多优点,对绿萝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使得程德成坚定了自己的新目标,选定了单一种植发展绿萝的计划。

2008年8月,绿之恋引资3000万元成立了广州绿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阵营“大瘦身”,花卉产品从上百种减到一种,正式启动“绿萝计划”,展开业务布局。

“企业经营要做减法,不能做加法,多元化是一种发展方式,但专业化是前提。”原来绿之恋生产的观叶植物有百余个品种,而绿航公司只生产一个品种。对此,程德成有自己的理由,他认为花卉产业正朝着高品质产品的方向发展,要顺应这种大趋势,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做到专业化、专一化。绿航成立的初衷和目标就是瞄准绿萝生产,做专业的供应商和服务商。

3 不惧竞争

在花卉生产领域,很多生产企业都认同一个观点,企业要注意避开与农户低成本生产者的竞争。其实对于绿航大规模发展绿萝的做法,行业内也一直有着很多的猜测和看法,其中疑问最多也是这一点。因为参与绿萝生产的除了一定量的中小企业,还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量散户,生产群体非常庞大。放眼全国市场,绿航目前虽然是绿萝产量上的“龙头老大”,但粗略计也只是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20%。

对此,程德成一语惊人:不怕与农户竞争。敢这样说,他是有底气的。

程德成不止在一个场合提到过绿航绿萝生产的专业性,这一点是农户没法比的。他认为在绿萝生产技术方面,绿航多年的经验摸索、技术储备、品种储备是一般散户难以做到的。绿航在不断地筛选新的品种及新的产品类型,以不断出新保持市场的新鲜度。另外,绿航的技术团队通过生产创新、育苗研究,在生长控制、基质配比等方面也有着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进行了多项改良,完全可以做到成本可控、质量可控、风险可控。

在程德成看来,贴上“绿航”标签的绿萝一定要有其不同之处。用进口纯天然椰糠、优质珍珠岩为主料配制的无土栽培作为基质;通过特殊处理和添加,批量采用绿航独有的生产基质和肥料配方;这些都是农户生产无法做到的。特别是绿航绿萝生产全部采用苗床种植,解决了空气流通、病虫害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价格,程德成也有自己的理解:参与恶性竞争、打价格战的生产户是对自己产品质量的不自信,现在绿萝的市场还没有饱和,反而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产品。从绿航近几年的销售情况来看,销量都是持续攀升的,程德成深信,随着市场推广的进一步普及,需求市场的潜能还有更大的挖掘空间。

4 求变

市场在不断发展,消费结构、消费习惯也随之变化,在近几年的绿萝推广中,程德成的思路也在发生转变。

同当年初到广州卖花时的“得意之作”一样,在绿萝的销售方面,程德成也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并频出奇招。最近两年,在程德成的直接策划、支持下,绿航改变传统推广模式,在市场开拓、消费引导、品牌树立方面打了几场漂亮仗。这些被同行看作是“大手笔”的推广活动为绿航绿萝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17年3月起,长沙的很多市民会发现,他们所在城市里的公交上、地铁里、电台广播中,多了一个绿意盎然的植物。这是程德成启动的绿萝植物“全城推广”模式,硬广告、视频、广播全覆盖,花费近千万,用9个月时间,把长沙变成了绿萝的海洋。根据公司销售部门掌握的数据,推广活动前后,销量发生明显变化,绿航绿萝在长沙的销量远远超过其他产品投放城市。程德成得意地说,长沙只是一个试点,今后还会筛选部分城市,全媒体介入宣传、推广绿萝消费,特别是在广大市民消费群体中形成影响、引导消费、刺激购买力。

大手笔并不止于此。2017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期间,一段有关绿色生活的视频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程德成在央视黄金时段植入的这部宣传短片,通过一个个唯美的场景表现,让普通的绿萝与消费者的家庭、家居、环境联系在一起,提高了消费者的认同感。以这种方式来推广产品,在花卉企业中还比较少见。另外,程德成对电商平台也寄予很大期望,在某电商平台的绿航绿萝旗舰店,试运营一年,目前的营业额也已经达到千万级。

“最适合室内摆放的植物”是程德成形容绿航绿萝的10字金句,不仅是对绿萝产品的准确诠释,也是对很多消费者的购买引导。20年来几经变迁,程德成的花卉生产基地从几十亩到几百亩再到上千亩,生产规模“滚雪球”般扩张。现如今,基地总面积超过万亩,程德成一步步演绎着自己在绿萝市场的“王者荣耀”。

推荐阅读:

周世明:朱顶红育种的坚守者

杨超:精心培育几十万株“食虫植物”

顾鑫:80后小伙的“多肉王国”

魏宝亮:园林苗木产业和互联网强强联手

编辑: 牡丹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