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云南:新模式激活云花新动能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陈云芬  2018-4-26 13:29:18

背景

云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和“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瞄准高端市场、国际市场,迅速占领行业制高点。

声音

近年来,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成功探索出一条利用新平台培育新主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进而引领支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辐射带动了云花大产业的发展。

新模式支撑 云花风姿更胜

4月初,位于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的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里,绚丽绽放的玫瑰、月季、非洲菊、康乃馨等各色花卉争奇斗艳,分外妖娆。与盎然生机交相辉映的是这里奔涌激荡的创新创业激情。近年来,从这里不断产出的众多创新创业成果,在云岭大地转化应用,为云花注入了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云南鲜切花种植规模和产量已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李克强总理到云南调研时提出:将云南花卉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一,这为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指出了新目标。而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花卉的新品种、高品质、绿色生产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站在新起点上,云花亟待实现新跨越,在世界花卉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今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和“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瞄准高端市场、国际市场,迅速占领行业制高点。着眼于云花,如何利用新平台培育新主体,进而引领支撑大产业发展?云南省花卉苗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王继华研究员有着深入的思考:“通过创建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科爱园艺众创空间、国家卉农星创天地等一批新平台,聚合政府、金融、科研、产业等资源,培育以企业、团队、大学生、农民工等为代表的新兴创业主体,激发创造力,推进云花‘科研+绿色种植+精深加工+电商’全产业链发展。”近年来,遵循这一创新思路,王继华带领花卉所团队积极践行“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模式,引领了云花绿色高质量发展。

新模式的应用,激发出创新创业活力,一批花卉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得以攻克。例如,选育出月季“翡翠”“昂山素季”玫瑰等300多个综合性状优良花卉新品种推广应用;研究集成“互联网+花卉绿色生产技术”,逐步迭代云花传统生产模式;与“花点时间”构建订单模式,建立高水平的无土绿色种植鲜花基地,形成共享共建的产业链闭环等。与此同时,受益于新模式的创新创业主体成长壮大起来,支撑了产业发展。例如,云南园林集团实现传统园林施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挂牌新三板;云南怡美集团开发出系列花卉功能性化妆品和护肤品,成为云南知名品牌;创客团队“我是花吃”成为中国互联网创意美食第一品牌……

高科技滋润下的云花,风姿更胜往昔;新模式支撑下的云花,发展更为强劲。

新平台发力 打造创新优势

“‘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模式中,新平台搭建是重要的一环。可以说,一项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的诞生,离不开平台的有力支撑。”省农科院花卉所副所长李绅崇研究员介绍,截至目前,花卉所已搭建起22个国家、省、市级的研发及创新创业平台,孵化了23个创业团队,科技人员与企业或合伙人合资成立的7家科技型企业成功转化自主知识产权30多项,实现技术成果年产值4000多万元。

为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花卉所从理念上、管理上撤掉研究所围墙,积极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创业新平台,加快了知识产权的扩散速度,缩短了技术转移的周期,提高了技术转移的质量。

在新平台支撑下,科技不断突破,撑起了云花发展的新天地。

依托花卉所组建的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去年通过了科技部考核验收,正式成为西南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在全国建立了5个分中心和11个试验站,所制定的花卉标准、获授权发明专利居全国第一。所育成的262个花卉品种中,41个获中国授权、2个获欧盟授权、1个获日本授权。中心已逐渐成为改变云南传统花卉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主要创新力量。

科技部第一批备案的“国家卉农星创天地”,围绕花卉产业链布局,整合科技、人才、信息、技术、金融等创新创业要素,以孵化企业带动为主,为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职业农民等创新创业主体打造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入驻星创天地的企业及团队54个,孵化创新型企业14家,培育科技人员和职业农民创业主体600余人。

云南省花卉苗木产业技术体系去年首次进入云南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体系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以现代温室环控技术为核心的月季无土栽培示范基地,每平方米产量250枝,每亩产量15万枝,以每枝均价3元~3.5元计算,月季无土栽培实现每年平均亩产值45万~52万元。

为打通供应端和市场端通道,花卉所与知名花卉电商“花点时间”共建花卉电商新平台,通过订单模式,在泸西等建立高水平的无土绿色种植鲜花基地,运用定制化的专用品种,实现鲜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鹤庆县食用玫瑰产业扶贫基地,花农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外,每亩每年获益1200元;在大姚县百合产业扶贫基地,百合亩产值27750元,净收益17120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亮点。此外,砚山的中(国)-荷(兰)砚山花卉产业双创示范园、泸西的2.5万亩现代花卉示范园等平台,也在推进“双创”、脱贫增收中发挥了作用。

新平台频频发力,迸射出创新的智慧火花,云花创新优势愈加突显。

新主体带动 科技惠农利民

走进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位于江川区九溪镇的生产基地,只见玻璃温室配备了全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苗床上小苗、中苗、成品摆放得满满当当,工人们正在忙着装袋出货。“每年每平方米可产出玫瑰200盆,按每盆9元计算,每平方米年产值1800元,全年亩产值120万元。”公司负责人李钦自豪地告诉记者。

爱必达是云科爱园艺众创空间孵化的科技型企业之一。公司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了“玻璃温室+肥水回收系统+潮汐灌溉+天然气加温+智能传感器”的智能精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目前,公司已成为高原特色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新标杆,受到资本的追捧和青睐,3年融资近1亿元,年产鲜花2000万盆。

爱必达是创新创业主体助推云花发展的一个缩影。提供基地、设施、技术、金融等全要素支持,花卉所平台孵化出爱必达、米花、云南园林、怡美天香、大蚯蚓、昆明彩马等一批龙头及科技型领军企业,培育出包括创客团队、大学生、农民工在内的创新创业新主体。这些新主体释放出创新热情和活力,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高了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效益,辐射带动了云花发展。

来自美国、芬兰的3个海归博士组成创业团队,组建云南大蚯蚓科技公司,开发出以智能传感器为核心的智慧农业系统,与传统相比,在品质和产量不降低的同时,每年每亩切花玫瑰还减少施肥施用150千克以上,目前公司在玉溪、昆明、大理、怒江已布局花卉园艺智慧试验站20个。

非洲菊是五大鲜切花之一,国内80%的种苗均产自云南。云科爱园艺众创空间通过整合非洲菊种植大户和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云南宽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年产优质种苗1500万株以上,种苗优质率达95%以上,生产的非洲菊种苗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针对大学生缺技术、缺资金、缺平台的问题,花卉所利用新平台,培养了一批大学生技术骨干。2014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园艺观赏专业的苗振,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大学生组建“澄花”公司,成为联合创始人,由一个打工者变成了有股份的创业者。像苗振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众创空间至少有10多个。

让人惊喜的是,不少返乡农民也开始了创业之路。目前,通过众创空间企业在九溪、澄江、宝峰、砚山、泸西等基地参与创新创业的农民工达300多人,部分有技术经验的农民工逐渐成为企业骨干。例如,来自楚雄的农民工那为有入股云南爱农公司,开创了打工者在企业兼职的创业新模式。

推荐阅读:

畅德奎:从三亩苗木起步的带富路

让你的花店永葆青春的小秘方

沭阳县花卉买卖开启“直播模式”

德州张华镇引领各村种植特色经济林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