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弃商从农经营杨树 新型农民周小林创业历程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蔡福津 施超先庆  2006-8-16 13:48:09

    在江西湖口县流泗镇长江长棉大堤内有一片300亩的杨树林,绿意盎然,白鹤飞舞,在炎热的夏季带给人们一丝清凉,经营着这片杨树的是一位38岁的新型农民周小林。

    由商业到农业 创业只想为人民

    在商场拼打十几年,门路广、人缘熟,每年轻松赚取几万元钱,这是周小林在2003年经营这片杨树林前的职业。1984年出校们后,先在镇里油化厂工作两年,后来专做建材生意。身在商场的周小林每每看到家乡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心中总有着无限的愧疚和感慨。“做一个新型农民,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念头常常在他脑海盘旋。2003年,村里长棉堤内300亩荒地和水面向外发包,周小林听说这个消息后,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自己可以利用自己这几年的积蓄在300亩荒地上实现自己新的创业梦想,不安的是父母、妻子会同意吗?这么多钱投下去,会产生效益吗?周小林反复做家人工作,从国家的“三农”政策,讲到自己的创业计划,家里人思想终于做通了,于是他立即和村里签订承包合同,义无返顾的打起行囊,来到长江岸边开始了他的农民生活。

    酸甜苦辣 开弓没有回头箭

    面对着这片荒地和荒水,周小林开始了他的创业计划。2003年底,他利用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在这300亩荒地上全部栽种了杨树,把荒弃的水面开发成了20多亩的精养鱼池,并建成200多平方米的房屋,正式成立了湖口绿洲农场。由于以前从来没涉及过农业、林业,很多知识需要学习,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场部的小屋里刻苦钻研各种农技知识,不懂的地方就到镇里、林业局里向技术员请教,向周围老农请教。自己还订阅了十多份农业技术方面的报刊杂志,汲取新鲜的营养。2004年,他在杨树林栽种100亩大豆、100亩棉花喜获丰收,产值达20多万元,创业初获成功。

    天有不测风云,创业路上从来不平坦。2004年初春,一场冰雹把刚出土的苗木打的七零八落,面对着这片惨景,周小林强忍着泪水,咬紧牙关,把杨树苗一棵棵的扶起来,一棵棵的补上。这年秋季的夜晚,一群野猪闯进农场,把刚刚成熟的庄稼糟蹋的一片狼籍,一下子损失了好几万元。这些暂时的挫折并没有消磨周小林的创业劲头,而是更激起了他实现自己梦想的斗志。

    鱼水情深 做一个新型农民

    周小林通过有计划系统的学习,自己的农技知识丰富了,这时,他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流泗镇的农事情况整理成文字资料,赠送给周围的村民。同时,他还成立病虫害防治咨询中心,公布自己的电话,一一解答农民们的提问。周小林通过与农民频繁交往,让农民掌握了许许多多的农技基本知识,使他们逐步向新型农民转变。原先地处长江岸边的长江村十年九淹,村民常常处于贫困线以下,自从国家对长江干堤加固后,村民告别水患。该村村民在周小林的技术指导下,纷纷养起了肉牛、蛋鸭,还在荒山上栽种了果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农民的感情是真诚的,去年3月的一天,周小林正在县城办事,突然接到农场养殖员打来的电话,报告说由于雨量过大泄洪道泄洪不足,水面过高造成新修的鱼池堤多处渗漏,情况十分严重。周小林一听心里特别着急,因为去年鱼不达标未捕捞,鱼池里光草鱼就1万多斤,如果破堤跑鱼那损失可不小啊。周小林赶到农场时,只见堤坝上几十名附近的乡亲们正在打桩、压土,干的热火朝天,经过大半天的抢险,渗漏堵住了,堤坝保住了,可乡亲们连饭都不肯吃,一身湿漉漉地回家了,这时,周小林情不自禁地涌出了两行热泪。

    经过3年的精心管理,杨树初步成林,成为长江岸边的一片绿洲,但周小林并不满足,又开始新的创业计划,在杨树林里套种食用菌。他先后到福建古田县,浙江庆元县考察市场,学习食用菌制种,种植技术。今年秋季就开始种植100亩香菇,明年开始向乡亲供母种,带领乡亲种菌致富。为了心中的那片绿色,为了父老乡亲的生活富裕,周小林迈着匆匆的脚步永不停歇。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