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单纯种植到多元发展 昌邑苗木唱响绿色旋律

来源:人民网  2006-8-24 10:49:51

    从一花独放到万木竞秀,从小买小卖到全国峰会,从单纯种植到多元发展,山东昌邑市将“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这块绿色品牌,打扮得越来越靓丽。

    “有形之手”推动

    “2001年前,昌邑种植苗木最大户朱绍远,也不过200来亩,一般的大都在七八亩,参差不齐,全市加起来4000多亩。”昌邑市市长助理、绿博会筹委会主任、林业局长李方明谈起昌邑苗木业的发展过程如数家珍:“自从2003年开始举办绿博会后,苗木业飞速发展,现在全市共10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第一苗木大市。”

    昌邑苗木业最初的发展是一家一户唱“独角戏”。要形成规模经营,建设苗木业“航空母舰”,党委、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十分重要。

    昌邑市委书记陈白峰介绍,市委、市政府通过大量调研,意识到苗木这一朝阳产业前景广阔,于2001年秋出台措施,在全市进一步加快苗木产业发展,举全市之力打造这块“金字招牌”。

    昌邑市按市场化规律和产业化要求,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工商资本注入苗木业。一时间,呈现千帆竞进之势,全市百亩以上的苗圃达60多家,千亩以上的2家,基本涵盖适合江北种植的品种,其中红叶李、美人梅、石竹等多个品种种植面积为全省乃至全国之最。去年6月,全国绿委会办公室批准在昌邑市设立全国首个绿化苗木基地。

    “苗木基地”成为昌邑又一张崭新的名片。

    会展经济拉动

    绿色会展,拉动昌邑市苗木业“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2003年,随着苗木规模快速膨胀,一个新思路在昌邑市决策者的脑海中形成:与其让一家一户到处找市场,不如将市场引到昌邑来,以市场带动苗木业的良性发展。这一战略性决策吸引了该市民营大户刘国田的目光,已拥有万亩苗圃的他主动请缨筹建绿博园,自掏腰包2200多万元,建设4000平方米的苗木交易大厅和1.2万平方米的品种展示大棚,为2003山东(昌邑)苗木交易会提供场馆设施,在当地首开政府办会、个人埋单的先河。

    2004、2005两届绿博会吸引了10万余人次参加,累计参展单位1000多家,苗木交易额4亿元,招商引资额突破20亿元,绿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绿色峰会。倾情绿博会的刘国田也受益匪浅,他的金丝达苗木公司销售额激增60%,他也成为江北苗木种植户的“领头羊”。

    今年开始,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将从首都北京移师昌邑,在金秋九月,与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在绿博园演“双龙会”。

    苗木大户带动

    昌邑苗木业的发展,苗木大户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身份也在发生着惊人变化:从种植户到经纪人到园林绿化公司负责人。

    今年春天,昌邑强宏园林绿化公司负责人翟东旭忙得不可开交,不断接到各地的绿化工程订单。像翟东旭这样的苗木“老总”,在昌邑已有十多个,且呈不断增长之势。

    一些头脑灵活的苗农,既当“种植手”又当“经纪人”,逐步实现从单纯种植向种植与经营兼有转变。昌邑双惠苗圃经理刘杰几年前还和其他苗农一样,守着几百亩苗木等待着外地营销户前来收购。现在他兼当“经纪人”每年的销售额有200多万元。

    不管是培优苗木还是营销苗木,昌邑苗农总觉着离实现苗木的最大价值还有距离,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园林绿化工程。一些苗木大户成立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把自己推上负责人的宝座。他们把园林绿化做成“主业”,并不断扩展业务。

    今年春天,浩林苗木公司的业务做到了北京,美人梅、红宝石海棠等当地优质树种植进了中南海。目前,该市已有金丝达、花木场、北海园林等园林绿化工程公司10余家,每年对外承揽的工程额近亿元。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