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辉煌的足迹 我与十五:市场田种出万家乐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菁  2005-11-8 9:25:41


    在西宁城郊的农牧民眼里,他们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他们说,近5年间,我们种田不用缴农业税,而且有补贴了;农村新社区错落有致,垃圾有人管了;农民跳出“农门”,成为老板了……

    可以说,“十五”期间,是全省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西宁市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农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5年来,全市着眼于促进农牧民增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着力培育壮大油料、蔬菜、马铃薯、蚕豆、中藏药材、花卉、饲草、苗木、食用菌等优势产业,使广大农民真正从农业农村结构调整中找到了富裕路。

    城北区鲍家寨村村民王顺露夫妇说:“3年前,我家承包了村里的4个日光节能温室,从那以后,家里人手头宽裕了许多。没承包前,家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今年,仅节能温室这一块,全家的人均年收入就达到了3600元,这是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好处啊。”对于老百姓而言,如今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减免农业税等有关“三农”的词汇已深深地印入了他们的脑海中,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政府制定的有关“三农”政策能让农牧民增收致富。

    城西区彭家寨镇作为西宁市重点发展花卉产业的地区,区内有近二十余家从事花卉生产的农户,生产面积近千亩,是青海省生产花卉苗木最多、规模最大的产区之一。区内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各类温室结构完善,具有为花卉市场配套产品提供养护地,形成与花卉市场产品销售相配套的流通体系,降低花卉经销商集货成本等不可多得的优势条件。

    走进刘家寨村的牡丹山庄,首先映入眼帘的一系列书画作品让我们眼前一亮。仔细端详,其中不乏我省著名书画家李海观、梁珍宗等的作品。这仅仅是一个村民所办的“农家乐”吗?陪同我们采访的村长李顺德仿佛看出了大家的疑惑,笑着说:“这个‘农家乐’是我们村村民季鸿在自家原有的花卉培育基地的基础上建立的,建成之后,他又发起成立了青海牡丹文化艺术研究院,吃饭、赏花、娱乐之余,这里还吸引了不少交流、研讨书画的人们,不仅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还促进了村里的文化事业发展。现在,村里有不少人家都纷纷开起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许多人家的大人和孩子还喜欢来季鸿这里学文化和学写毛笔字。”站在一旁憨笑的季鸿补充说:“这几年,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大家通过发展花卉、精细菜等特色农业致了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因此越来越高了。”

    近5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西宁市在大力发展油菜、蔬菜、马铃薯和蚕豆等四大优势作物的同时,积极培育中藏药、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今,西宁市城郊农业通过进一步优化结构,逐步向特色型、规模型、科技型、品牌型、效益型转变,优势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培育了许多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基本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伴随“十五”辉煌的足迹,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特色农业大步前行,使西宁城郊的农民们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坚信,下一个五年,在党和政府富民政策的引领下,这条致富路将越走越宽。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