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1.2.3延长切花的采后寿命 由于各地切花栽培管理水平不够高,切花种类大多是露地栽培,花期难以准确控制;同时,国内切花的消费高峰往往集中在主要节庆日,因而时常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应用贮藏保鲜技术,延长切花采切后的寿命,从而满足切花产品的市场需求。此外,切花产品进入市场或消费者手中,采用保鲜处理技术和正确的养护方法,能够有效地延长切花的观赏时间。 1.2.4出口创汇 我国切花发展有天时地利之优势,切花品种资源丰富,潜力大,随着切花生产技术和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再加上采用切花采切后贮藏保鲜措施,除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可大量运销到国外市场。 2切花保鲜的途径与方法 为了延长切花的寿命,生产者应在采切前、采切中及采切后采取一系列的保鲜技术,而花卉经营者和消费者也要在购买切花后,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 2.1切花品种的选择 在选择切花品种时,要注意选择植株体内细胞分裂素相对含量高、糖份贮藏多、呼吸频率低、耐高机械负荷及抗失水能力强的品种,如含糖量高的石竹品种,瓶插寿命长;又如茎秆粗的非洲菊,瓶插寿命要长于茎秆细的品种等。 2.2加强采切前的生产管理 在切花栽培过程中,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控制光温变化、防治病虫害及应用植物生长激素等措施,提高切花品质,延长切花寿命。 2.3蕾期采切 采用蕾期采切,结合花期调节,以延长切花的采切后寿命。近年来,多种切花采用蕾期采切,即在正常采收之前采切花,有利于切花开放和发育的控制。为了使蕾期采切的花苞正常开放,需用专用的催花液及适宜的光温调节。 2.4采切后处理 切花的品质及寿命,易受采切后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病虫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采切后应采用低温、气调、降压贮藏,辐照保鲜及植物生长激素处理等措施,降低呼吸与蒸腾,减少切花体内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延长切花采切后的寿命。 3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切花保鲜的影响 切花切离母株后,除了切花的水分和营养状况的变化之外,体内的生长激素平衡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加快了切花的衰老进程。研究表明,生长激素乙烯和脱落酸可促进切花的衰老,而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多胺等则可延缓切花衰老。 3.1乙烯的影响 在切花衰老过程中,乙烯的动态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乙烯生成量低、变化平稳,到乙烯迅速上升达到高峰期,随后乙烯很快下降。当乙烯生成量达到高峰时,或用外源乙烯处理切花时,花瓣会很快出现衰老症状,如褐变、凋萎、卷缩等,这是乙烯对切花的伤害作用。即使是低浓度的乙烯,就能影响康乃馨、水仙及其他瓶插切花的寿命。对乙烯反应敏感的切花还有香石竹、兰花、小苍兰、仙客来等,而月季、菊花、郁金香等对乙烯反应不敏感。 乙烯对切花的伤害症状表现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卷缩或退色,如香石竹、牵牛花的花冠、花瓣卷缩,兰花的萼片退色与枯萎;另一类是器官脱落,如一品红的苞片脱落,月季、天竺葵、百合的花瓣脱落,金鱼草、香碗豆、飞鱼草、荷包花的花朵脱落。 3.2脱落酸的影响 脱落酸能加速香石竹和月季的衰老,因脱落酸能刺激乙烯的产生,增加花朵对乙烯的敏感性。通常,脱落酸是通过乙烯而起作用,因此,切花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增加,或使用外源脱落酸,可诱导切花合成乙烯,使衰老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