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生产基地相对集中,专业合作社兴起 浙江省的鲜切花基地以杭沪甬公路沿线地区为主,嘉兴地区的鲜切花生产在该省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海宁长安镇、许村镇和嘉善大云镇。海宁长安以非洲菊、百合、玫瑰、鹤望兰为主,目前鲜切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500余亩,并组织成立了股份制的鲜切花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种植户联合集中产销的新模式。 嘉善大云镇主产非洲菊、百合、鹤望兰等切花,种植面积达到2400亩,尤其是非洲菊、鹤望兰的切花品质良好,畅销省内外。海宁许村镇、海盐县、杭州市余杭区和萧山区等近年来也发展迅速。 开拓与适应市场,进入多品种时代 浙江省鲜花生产以鲜切花为单一品种的产业结构,既不能保证生产的经济效益,也不能适应城乡环境建设发展的新需求。为此,该省的鲜切花种植者积极迎合市场形势,在进一步稳定发展食用花卉、药用花卉和工业用花卉的基础上,开拓水生植物、地被用宿根花卉等的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杭州、宁波等地均出现了数家种植面积在百亩以上的水生花卉专业生产企业,涉及挺水植物,浮水、浮叶植物与沉水植物;为园林花境、园林地被植物提供景观材料的宿根花卉种植也多了起来,杭州、萧山、嘉兴等地已涌现一批专业种植者。浙江省的鲜花产业已进入多品种时代。 鲜花产业的合理定位 正确地认识鲜花产业在浙江省的定位,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应市场需求,以实现鲜花产业的效益最大化。笔者以为: 不是鲜切花生产大省,但市场需求大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冬季加温和夏季降温的成本高,浙江省难以成为切花生产大省。从国内切花的生产格局来看,云南、广东、海南等省的气候优势更加明显,切花生产和市场必然走向大生产、大市场的格局。然而,浙江省却是鲜花的消费大省,尤其是人们接受新品种的消费意识强。 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引导出口要取得鲜花产业稳定的种植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出口市场是必由之路。浙江省邻近日本等国际市场,运输便利,新铁炮百合、洋桔梗等切花生产技术成熟,其他如非洲菊、切花菊、百合等也完全有可能进入国际市场。就产品而言,可选择不耐长距离运输的种类如草本类切花,或运输成本较高的种类如百合、鹤望兰、剑兰等。 扬长避短,发挥气候优势浙江省地貌类型多,多有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的缓坡地,利用海拔高度不同的温差对花卉的夏季休眠、种球膨大、花芽分化均十分有利。因此,山地冷凉地栽培是发展夏秋季鲜切花、种球繁育生产、夏季育苗和多年生花卉种子生产的有效途径,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 适应市场需求,推广品种多样性浙江省市场对于鲜花新品种的接受能力强,因此种植者应不断选择新优的切花品种,如籽播的草本类切花(飞燕草、小花翠菊、高山积雪等)、木本切花(南天竹、喷雪花、珍珠梅及彩叶灌木等)、新型切叶(观赏蕨类)等。同时,稳定发展对日出口的杨桐、柃木产业;深化开发食用花卉如木槿花、金雀花、湖州百合等,对浙江省特产的药用花卉如芍药、东贝母、浙贝母、白芨、垂盆草等也可开展综合利用。 依托科技进步,注重品牌效益在鲜花种植上,应充分依托科技进步,在工厂化育苗、标准化栽培、花期调控及采后贮藏保鲜等方面利用新技术,展示现代农业和精致农业的特点,进一步提高鲜花产品的质量,树立品牌意识,体现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