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没钱买树苗,只能自己繁育苗木。然而,育苗可是个技术活,这对于目不识丁的朱占香谈何容易。经多方请教,朱占香全凭脑子记,硬是掌握了种苗繁育技术要领。专家说,育苗的种子要用低温的恒温箱来保存,朱占香别说没有,就是见都没见过。然而,凭着那股子倔劲儿和骨子里透着的悟性,没念过书的朱占香竟然发明了自己的“恒温箱”。飘雪时节,她把种子放进钉好的格子里,一层沙子、一层雪,再一层沙子、一层雪。令人惊奇的是,第二年春天,这样保存的种子要比在恒温箱里保存的出苗率还高。从此,朱占香再也不用花钱买树苗了。 在朱占香的育苗基地,还有一套喷灌设备,喷头是废弃的手电筒改装的,动力是借助地势产生的压力差,这是朱占香的发明,简单实用。丈夫老刘戏称为“朱氏微喷”,她自己也骄傲地称自己是“朱(诸)葛亮”。 守住绿色宝库 近30年过去了,昔日荒芜的石板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占香夫妇俩在2000亩荒山上栽下的30万株树苗让荒山一片苍翠,这里成了松鸡、野猪、獾、狍子的乐园。 有人曾经做过估算,朱占香植下的这片林子,经济价值已超千万元。如果按国际公认的换算公式:一片林子的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9倍计算,朱占香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石板沟山上的林木一天天长高变粗,为了贴补她家的生活,林业部门特批朱占香每年可以砍伐50立方米的成材林出售,可她却舍不得。 2005年,朱占香入选牡丹江“因你而感动”十佳精彩人物,被授予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能手,获得林口县劳动模范称号。 如今朱占香的家也变了样,老远就能看到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如螺旋桨般在空中旋转;一座70平方米的砖瓦房已全部建完;房间里放着一台插转机,不但能看上电视,还能带上车载电话,朱占香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有个大事小情,只要轻轻一拨就解决了,比从前方便多了。 朱占香说:“人家都说我这山就是绿色银行,还说它有很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什么的,大道理咱不懂,我就知道,这树,我一棵都不能卖。” 采访感言 采访朱占香,就知道条件特别艰苦,等到了她家,才知道我们的想象还是过于乐观。在这个艰苦的环境里,这位不寻常的村妇,执着、创新而质朴。 因为贫穷而种树,又因为种树而甘愿贫穷,朱占香和丈夫一种就是30年。为了种树,没有文化的朱占香硬是搞出了许多让专家赞叹的“土发明”;守着价值上千万元的山林,他们竟然没有为了改善生活而砍过一棵树,这份质朴着实令人感动。 如今能做到执着的人、能做到创新的人很多,但能做到并且保持质朴的人不多。每次想起朱占香,总是油然而生敬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