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把林业建设融入新农村 产值过5.3亿
来源:遂川县林业局 作者:曾祥清 2007/4/28 10:52:43
近年来,遂川县林业部门牢固树立“建设新农村、林业有作为”的理念,积极主动把林业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范畴,精心谋划,主动服务,成效明显。
首先,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把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工业原料林、国家及省级公益林等重点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总规模达5585万元,全面提升营林水平,夯实和巩固造林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精心规划,将义务植树向中心村镇、公路、农田林网和农户庭园倾斜,不断丰富绿化的内涵,使广大农村村庄进入了碧水常流、环境优雅、生态优美的良性循环中。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4%,活立木蓄积量1003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3亿余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中有40%以上来自林业,2006年林业产值过5.3亿元。
其次,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己任,千方百计提高林农收入。一方面积极对外争取项目、引入资金,培植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大发展。完善了配套服务体系,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林业要素市场和林产工业协会,全方位为林农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组建了专家技术服务站,由6名农林科技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其中2人为高级职称,2人为中级职称,2人为初级职称,对外公布电话号码和服务特长,采取电话预约、不定期上门等服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农户。建立定期送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科技培训的力度和林业的普及率。在全县建立15个林业示范点,树立85户林业科技示范户,并鼓励技术人员实行科技承包。此举增加林业收入2000多万元,在全县掀起了科技兴林、科技富民的新一轮高潮。
三是不断挖掘林业的潜力,增强林业的活力,发挥林业效益。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把林业作为增强农业后劲、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通过市场引导、科技示范,建立了工业原料林、丰产林、高产油茶、毛竹笋材两用林等六大商品林基地,形成了胶合板、地板条、竹制品、森林蔬菜等林产品生产系列。如江西翔云药业公司营造了以吴茱萸、厚朴、黄桅子为主要品种的药材基地面积达3200亩;江西金星木业公司建设商品林基地6万亩;全县有600多造林户从事毛竹、油茶、森林旅游、工业原料林、苗木花卉、森林食品和药材等林业产业开发。
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必须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生态文明的乡村新风。为此,该县林业部门还在农村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森林文化,引导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崇尚绿色,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在县城兴建了神山寺森林公园,在衙前镇上芫村修建了上芫休闲广场,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倡导生态文明,引导乡村新风尚。此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全县75%的村建起了文化休闲广场,并组织开展民间鼓乐、书法、体育等活动,如今,农村玩麻将、打架的少了,爱绿植绿、想致富的人多了。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