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史建华:赋予中式建筑“现代范儿”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张东林  

史建华:赋予中式建筑“现代范儿”

个人简介:

史建华,高级工程师,高级策划师,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毕业于东南大学,1969年起开始从事建筑行业至今,被誉为“房地产界古建民居第一人”。现担任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副主席、江苏省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沧浪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苏州市工商联房地产业商会会长、苏州市吴都学会会长、苏州伍子骨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总裁同学会执行主席、苏州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一苏州市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主要事迹:

史建华

史建华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赞誉的不仅仅是当地的自然景观,更离不开蕴含其中的人文风情与建筑特色。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苏州园林早已成为中式建筑的代表,无论是亭台楼阁的建造,还是山石水榭的堆引,缺少了这些元素,恐怕也就失去了中式建筑的韵味。

“传统的苏州园林建筑是精美的,但由于历史久远已失去了现代使用功能。如何赋予其新的功能值得思考。”近日,苏州市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沧浪)董事长、总经理史建华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专访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说这番话时,史建华坐在位于公司办公楼一层的咖啡厅里,这座紧邻官太尉街的办公院落则是由清代诗人袁学澜的故居经过保护更新、转换功能而来的。“到了新沧浪的办公地点,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苏州。”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厅长柳青的评价或许只是有感而发,然而平淡话语中透露出的却是并不平淡的褒奖。

正如史建华倾情投入的事业一样,怎样才能把历史的建筑精华保护传承下去,是他一直思考探寻的答案;让优秀传统建筑风格融入现代城市发展之中,更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身为苏州人,史建华对苏州园林建筑的热爱无以复加。这种爱,不仅仅只是身处当代回望历史,更体现在致力于架起走向未来的桥梁,让保护在传承中实现。

“苏州园林的建筑与景观密不可分,它们不仅仅具有旅游功能,更要具有使用功能。只有保护、传承,才能创新、发展。”史建华认为,单纯的符号并不是城市特征,只有将使用功能与景观功能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苏州园林建筑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在保护、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住宅项目后,史建华开始思考如何拓展苏州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如何让传统建筑从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宅邸,变身为具有复合功能的企业会所、城市名片。

“保护、修缮之后,我们并不单纯追求建设仿古建筑,而是决定在有限的土地上规划设计具有现代使用功能的‘中而新、苏而新’建筑。”史建华说:“我们的建筑在传统元素上要做到位,在空间规划和使用功能上更要符合现代需求。所以,我们并不去做假古董。”

正是基于这样的清醒认识,在多年的开发实践中,史建华为创新发展传统建筑找到了新模式。

“目前,新沧浪为客户个性化订制,已经建成了7个苏州园林会所,并在创新风暴活动中获得专家委员会高度评价与嘉奖。”据史建华介绍,某电梯制造企业认同新沧浪的园林建筑价值追求与开发实力,特意委托他们在厂区内订制建造了吴江康力会所。

“说是会所,其实就是企业的商务活动与接待中心,用地性质也符合原有的土地出让条件。”谈到康力会所的规划设计过程,史建华表示,“从建筑布局与风格上看,这里是真正的苏州园林;但是从内部使用功能上看,我们规划了办公、谈判、培训、会议、住宿、餐饮等多种功能,可以基本满足企业的公务需求。为了解决千人会场体量过大、屋顶宽度影响传统建筑风格的问题,我们的设计师特别将一个巨大的平屋顶分拆设计成两个相连的坡屋顶。这样一来,从外部看还是传统建筑形式,内部却是一个开敞的大空间。”

在设计环翠山庄时,史建华着力解决的是传统建筑的采光不足问题。

采访中,一张摄于环翠山庄室内大厅的照片引起记者极大兴趣:只见缕缕阳光从室外照射进来,室内一片光明;那些自上而下通透到底的传统样式花窗不仅没有隔绝光线,反而营造出不同的光影变化,别有一番意境。

“我们认为,传统建筑采光不足问题完全可以解决,苏州园林建筑同样可以做落地窗,也可以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史建华表示,新沧浪已将园林会所作为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的方向。在具有悠久历史氛围的古典园林中,突显其现代商务会所功能,既有电梯、中央空调、保温隔音门窗、地暖设备等现代设施;也有地下室空间,能满足家庭影院、酒窖、SPA等现代功能。这些现代的生活设施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居住、会晤、休闲、娱乐等功能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曾说过,最像中国的城市是苏州。对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来说,千年文脉就是她的灵魂,而苏州园林正是这个文脉的最佳载体。

作为传承的力作,苏州博物馆这个建筑大师贝聿铭为家乡设计的作品,体现了“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与紧邻的忠王府融为一体,与相邻的拙政园共话沧桑。如今,这座为苏州“量身订制”的建筑已成为苏州的新名片,尽显苏州园林建筑的精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而古老的苏州也正在发生巨变。一方面,市区内尚存的古建筑数量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新增建筑中,传统风格建筑又很少见。长此以往,苏州优秀的园林建筑和传统民居会不会湮没和消失?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同质化中,苏州怎样才能保持最中国的元素?新沧浪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探索解决之道。”回顾近年来的创新探索,史建华感慨颇多。

“其实,房地产市场上需求的不仅仅是住宅、写字楼、商场,对于那些成功的企业和人士来说,拥有一个独享的私人会所已成为他们满足精神需求的新目标,也是彰显企业与个人文化修养的一个载体。”史建华强调,“对于我们来说,创新建造新的苏式园林会所收获的绝非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企业‘量身订制’苏式园林会所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营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形象,成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独门武器’。我们为地方政府订制建设的此类建筑,同样有助于当地打造独特的城市风貌,解决同质化问题。”

“我们提供的是交钥匙工程,包括为业主订制会所的文化手册。在这个过程中,新沧浪也锻炼培育了自己的队伍,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尽管尚未成为企业的主业,但已成为新沧浪的品牌。”据史建华透露,目前他们已走过研发阶段,并培育了自己的产业链供应商,整个体系涉及近百家企业。拥有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宣传推广、运营管理、古建筑砖瓦、雕刻、门窗、构建、五金件等独有的服务与供应渠道。

“苏式园林会所应具有的不只是建筑文化,还要有美术、诗歌、哲学、历史、社会学等诸方面的文化,只有诸多文化融合而成的园林,才能拥有永世留传的魅力。因此,能否将传统历史文化精华与当代生活时尚和谐相融,能否将苏州园林的特征、元素和现代建筑的功能营造进行完美嫁接,才是能否进行更好继承的关键所在。”史建华称。

“内敛、内涵、内秀”是史建华对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和特征的概括与总结,他认为这六个字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极致居住哲学和居住美学。“未来苏式园林会所的发展,一方面要更加精细化,提升每个环节的标准和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更加市场化,把好产品与更多的人分享,只有广泛传播才能更有生命力。”

推荐阅读:

王兴斌:将中国文化注入环球主题公园

李建伟:让景观创作更具创意与灵感

李迅:应建紧凑型城市

程泰宁:中国山寨建筑多为官员干预设计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