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孟兆祯:诗意棲居境 生生不息景

来源:中国园林网  

孟兆祯:诗意棲居境 生生不息景

个人简介:

孟兆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育家。1952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6年9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顾问组组长,上海市绿化局顾问组组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韩国庆熙大学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主要事迹:

孟兆祯

尊敬的各位同仁,尊敬的不远千里来到的外国同行大师们,对你们表示诚挚的欢迎!我们中国的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在此对大家表示欢迎。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诗意棲居境 生生不息景》。

我们党中央强调生态优先,生生不息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态观。第一个生是生物,第二个是生物的生命,就是生物的生命持续发展,永远不息。诗言志,每个人活着都有志向。

生,引申为生命,人与生物的统称。生物与环境之环境称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宜持续发展。人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不同于一般的生物,区别于在有社会性、有文化要求。人总是从人的要求对待宇宙,我们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中国园林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前一句是世界人民的共性,后一句是中华民族风景园林的特性。这是中华园林的特色,不但从人的要求生态,还要以自然的人化要求生态,园林的综合效益为环境效益一、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生态是环境效益的根本,但不应孤立生态,甚至于把生态驾临于综合效益之上,生态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诗情画意造空间,综合效益化诗篇。巧于因借彰地宜,人与天调境若仙”,这是我对我们中国风景园林的诗赞。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文字还没有出现以前,就有历史传说。尧舜都说天地有大德而不言,大德曰生。意为天地就是自然,自然的大德在于提供生物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历史传说是可信的。现在在北京紫禁城,护城河西北脚的北岸,还有一个木牌坊,这个木牌坊就是“大德曰生”,认为一切生命都是自然赐予的。自然大德,自然为什么有大自呢?就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我国生态的座右铭是“生生不息”。

《易经》说“生生之谓易”,指变化中新事物产生,为宇宙根本原理。《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清代戴震说“气化流行”是生生不息的总过程。佛家谓“本无今有叫作生,而能生此生则名生生”,生生不息就是生物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互相调和。生态主要因子是空气、水、太阳、植物和土壤,山水几乎可以概全这些因子,我国版图60%以上是山是水。

上古,没有陆上的水道,高上雪融泛漫而下造成洪灾,夏禹以疏导开江河导入海而治水成功。开河道之土沿岸推“九州山”,生民上山得生,这上升到哲学便成为“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动,知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哲理。

李冰父子传承并发展了禹治水的传统,在四川性早都江堰治理岷江至今有效。在理论上将疏浚发展为治水十子诀铭刻石上,“安流湏轨”——湏就是指必须为水流提供水运行的轨道,就是河床。岷江流量大,而水流急。尤以乐山一带最为严重。在自然河床容量不够的条件下开山辟人工河床,就是青衣江分散洪水。在都江堰也辟山开江,在以岷江为主流内河上分开外河调剂水和沙。水土冲刷必然带来沙土,沉淀在河床底,从而缩小了过水断面。后面加了六个字,如何来管理,这六个字就是“深掏滩,低作堰”。这样就是跟中央号召的,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这个就成为我们治理水、管理水的要诀,至今都江堰还在继续。

杭州西湖之所以当今还存在,就是治钱塘水历代深掏湖底沉积的泥滩的成果。水容量大了就没有必要做高堤堰了,并利用疏浚的土形造了白堤、苏堤和湖中散点的三岛。不仅改善了游览交通,就地平衡突防,更重要是划分了水空间,为西湖十景创造了“景以进出”的环境。这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形成的,长期的不是短期效益,而且集体的智慧。

编辑: 小白杨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