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姓 名:何巧女简 介:何巧女,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园林学专业,学士学位,北京林业大学..
姓 名:傅强简 介: 傅强,英国宝佳丰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裁..
姓 名:王召明简 介:王召明,男,民建成员,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姓 名:傅金标简 介: 傅金标,华夏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
姓 名:胡优华简 介: 胡优华,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2014年,安徽华艺园林成功登陆新三板..
姓 名:张达军简 介: 张达军,上虞市轩之禾园艺场总经理,现任绍兴市花卉产业协会理事..
姓 名:郑勇平简 介:郑勇平,森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
姓 名:周耀庭简 介:周耀庭,江苏省无锡市港下镇人,现任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姓 名:金玉兔简 介: 金玉兔,浙江三叶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从白手起家到成为..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只听他轻声细语地点上一份酸菜炒肉,然后坐在食堂的一角静静地吃,吃完后,要上一碗免费汤边走边喝。 起初,我也没太在意,以为是地委大院里哪家的农村亲戚。但见得次数多了,便起了好奇心。有一天指着在食堂一角的杨善洲问:“这农村小老头是谁?”“你不认识?他就是保山前任地委书记杨善洲。”朋友的回答尽管语气淡定,但还是令我大吃一惊,一个地方要员,一个地厅级干部竟是这样不起眼,这样低调。 自此,每每遇到他,我都微笑着跟他打招呼。倒不是因为他是什么大官,实在是打心眼里尊敬他。他也微笑着点点头,尽管他不认识我。直到1991年,听说他主动放弃组织上的安排,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大亮山绿化荒山的事迹后,在地委小食堂我对他说要采访他,他才知道我是记者。我的采访要求他没有答应。他说,这事很平常,没什么好采访的。 但我还是决定不管他同意不同意,一定要采访到他。那天我坐上班车到施甸后,又搭上拖拉机,一路颠簸了十几公里山路到了大亮山。在一间低矮潮湿的简易的油毛毡房里,我见到了正低头修剪着树苗的杨善洲。他对我的到来很是吃惊,但很快露出了赞许的笑容。那天晚上,我们俩围坐在火塘边,用小土罐烤着茶,印象中少言寡语的他也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他为什么不愿到省城昆明,为什么不愿留在保山,为什么回到大亮山……说到动情处,我甚至看到他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说他来自农村,他的衣食父母是农民,他离不开农村,他就想为农村做点事,他就想为农村的子孙后代做点事,于是,他选择了大山,选择了种树。 我在山上呆了3天,每天杨善洲很早就上工地,中午在工地上吃干粮,天要黑时才回到驻地。因为我的到来,60多岁的杨善洲还亲自下厨,力所能及地做出四五道菜来款待我。工人们说,他们沾了我的光。平日里由于条件艰苦,他们只能吃到一菜一汤。尽管这样,老书记从没有任何抱怨。最让我过意不去的是,我去的第二天,他让人去借了一套被褥,洗得干干净净。他说,城里人不习惯山里的潮湿,晚上盖厚一点好,不要冷着。在山上的3天,每天晚上他都把烧好的水提到我的房间,他说白天走累了,烫烫脚好入睡。我走的那天,他早早起来,走了十多公里的山路,叫了辆拖拉机送我下山。 那一次采访杨善洲后,我们便很少见面,他绿化荒山的面积越来越大,山里的事越来越多,很少回地委大院了。1992年初,我从保山调回昆明,从此再也没见过他,只偶尔通过几次电话,一晃就是20年。本报记者邓申吉 注:1991年,时任云南日报保山记者站记者的本报副总编辑邓申吉采写《大亮山那抹绿色的“晚霞”》,刊发于当年《云南日报》11月10日一版,在国内较早报道杨善洲上山建林场事迹的报道。
推荐阅读:
李迪华:景观设计助推绿色建筑发展
洪剑明:湿地卫士 环保先锋
叶凯:为扮靓重庆出力
万龙喜:打造榉树经济 传播榉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