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鲁杰:建筑这个微缩的宇宙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毛怡群  

鲁杰:建筑这个微缩的宇宙

个人简介:

鲁杰,1945年生于成都,古典建筑高级工程师,四川古建筑科研所所长。已出版《华夏古亭》《天人合一紫禁城》等专著17部。花费八年心血完成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古建筑艺术大观》(十卷本)影响深远。1989年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节目《四川古建筑艺术》撰稿人。近日根据他创意的青城山地标性建筑——老君阁即将落成,更引起各界关注。

主要事迹:

重建老君阁的文化亮点

记:罗哲文先生(注: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评价你“可以把传统古建筑与风水智慧结合后落地”。你在各地设计了不少建筑,请谈谈青城山老君阁的情况。

鲁:经历汶川地震后,青城山一线古建筑损坏严重。阁、塔往往是地标性建筑,尤其对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而言,老君阁就像名山上的一颗明珠。鉴于经地震严重损毁的老君阁无法简单修复,只能拆除。重建计划得到澳门方面的资金支持,我做出的恢复重建的创意方案在2009年经有关部门批准,由四川中瀚建筑设计院于2009年年底完成设计后施工。

记:这次重建老君阁,特点有哪些?

鲁:建筑风格为清代四川道教宫观川派特色。楼阁高33米,象征道教三十三重天。阁为九重檐,寓意中国传统学说中九为阳数之极,平面布局八方对应道教八卦方位。

新建的老君阁有以下的亮点:第一,传统全木穿斗结构与现今钢连接件结合的木结构楼阁;第二,室内一层24米空间,为中国传统建筑之最;第三,阁内八方内墙面上浮雕二十八宿星座与赤道的轨迹关系,以及传统的二十八宿生肖图,这一构成应该说是独步中华的;第四,老君阁台基99攒汉白玉斗栱,也属前无先例;第五,汉白玉栏杆板上浮雕六十四卦,演绎一年四季天体变化过程,是易学的立体展现;第六,五千言小篆书法碑刻老子《道德经》,是送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礼品。

记:重建的老君阁何时落成?

鲁:近期落成。到时候你可以发现,老君阁像“蜀籁”一样美。我们的传统建筑所涉及的美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学等问题,其实都是伸手可及的,并非一团雾气。

记:你目前还有什么打算?

鲁:尽余生之力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思想。《黄帝内经》成书于2000年前后的秦汉时期,其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建筑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我越来越感到,虽然早在2000年前,先祖们却揭示出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为此我还想创建一处星座文化街区,展示中国人与四组太空星座的关系,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太空大宇宙﹑小宇宙与建筑这个微缩宇宙的关系,让建筑更好地为人服务——这将是我晚年一个更大的梦。

采访手记

2011年1月11日

进入隆冬时节,夜间的成都街面人迹稀少。鲁杰患了感冒,赶到采访地点,吃了一把药,才开始进入话题。

鲁杰属于博览式的一类人,练习“八段锦”数十年不辍,加上记忆力奇好,生动讲述了很多古建筑方面的心得。他笑言:“古代建筑师依靠的就是‘心中的图纸’,没有记忆力是吃不了这碗饭的。很多关键性的东西,师傅讲一次两次就闭口了,你记不住,那就白学了。”

中国古代建筑著作可分为官书和私人著作两类:第一类为官书,是古代各朝代制定建筑制度做法、工料定额的建筑法规或记录;第二类为私人著作,大都是文人记录居室及庭园环境布置或工匠记录操作时对于建筑构件做法的相关资料。鲁杰说,“祖先留给我们5本建筑权威之作,靠这5本书中华民族的建筑就维系了5000年。这5本书是《考工记》、宋代《营造法式》、明代《鲁班经》、明代《园治》和清朝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字数并不多,但越是深入钻研,越是深深感到梁思成先生整理该类著作对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意义。”

一方面要恪守古法,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推陈出新,由此可见鲁杰的“建筑辩证法”。

鲁杰认为,好的建筑要有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没有噪声干扰等。他首次将传统的“和合文化”应用于农舍建筑等领域,提出“中华和合建筑体系”,就是将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建筑科学融为一体。

针对目前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热潮,鲁杰提出了“移植文化”概念。比如2009年2月他在三圣乡红砂村,对此地建立国学教育基地提出建议说,成都牛王庙原建筑被迁到三圣乡进行异地保护,三圣乡本身就是因为有三圣庙而得名。同时,三圣乡红砂村作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人气本来旺盛,都是成都建设国学基地最能利用的资源。这就是说,“移植文化”可以为一个郊区景观带来文化的活力。

鲁杰坦言,依照科学发展的观点,一个地区如果不实时更新,缺少吸引眼球的亮点,那么发展的生命就会很短暂。“任何一个景点如果五年内没有推出新文化热点,人气就会剧减……”

圣者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其实建筑更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好建筑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对得起那些有生命的建筑啊。”临别,鲁杰老师赠我一册《天人合一紫禁城》,他的一番话一直响在我的耳边。 

推荐阅读:

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谈城市建设

韩柏泉:林业“双增”生态富民

柴喜堂:知行合一促进福建花产业发展

刘兴达:将湿地引入城市景观建设大有可为

编辑: 叶玉娇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