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朱建宁:心系园林事业 探索发展道路

来源:中国风景好园林网  

朱建宁:心系园林事业 探索发展道路

个人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规划敎研室博导, 北京北林地平线景观规划设计院首席设计师,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组成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朱建宁敎授。

主要事迹:

2010年冬季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中关村的一座现代化办公大厦,在这里记者如约见到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规划敎研室的朱建宁敎授。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是朱建宁的一个重要职务,从釆访中可知,朱教授非常尊重并看重大学教授这个职务。教书、研究学文对于一位学者型人才來说是非常重要之事。

朱建宁敎授的另一个职务就是北京北林地平线景观规划设计院的首席设计师。

入座后,在釆访中记者了解到,朱教授是1984年从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的。毕业后于1968年前往法国,在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学习,经过4年攻读,获得了法国国家风景师。

在法国取得风景园林专业学历与专业职称后,朱教授在法国连续工作了5年。主要从事城市景观设计,以及西方园林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那么,您是哪年回国的?回国后主要从事什么工作?”记者向朱教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朱敎授略加思索后回答道:“我是1995年3月回的国,回国至今已快16年了。回国后就进入北京林业大学教书,至现在已是该校敎授、博士生导师。”

一、中国园林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指引

“教书育人已16年,看来,您在北京林大培养的大学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了。”记者十分感概地说道。

“教书育人、搞园林艺术的学术研究,这是让我十分欣喜的事业,我常常以自己是一位学者、研究人员而自豪。”朱敎授充滿自信地说道。

“我了解到您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专家型人才,不仅在高等教学与园林学术研究上很有成就,在园林规划、设计上也有很多自己独立的思想、理念,甚至是作品。据我所知,您在建设部担当了风景园林专家组成员与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两个职务。能在国家建设部同时承担两个专业技术职务,这本身就证明了您的学术水平与专业实力。”记者说道。

朱敎授兼虚地摆摆手后,说道:“今天利用这次釆访,我很想与您一起讨论几个事关中国园林行业的问题,您看如何?”

“那太好不过了。”记者高兴地回答着。

“我首先想谈一下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一生有三方面的关系是必须面对的:

其一是:人与自然外界、自然物质的关系。

其二是:人与人的关系。

其三是,人与内心、人与自我的关系,或与宗敎,如佛教、天主教的关系。

西方园林是围绕着人与自然、自然科学的关系发展的,而中国园林是围绕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发展。

西方园林反映了西方人的自然观,而中国园林则反映了中国人的社会观。中国人从个人自我的角度去认识自然,将自然拟人化,并用社会观点、文学观点来描绘自然。

人整治并利用了自然,但自然是否适应?自然是否需要?自然是否遭到了破坏?自然长期是否能承受?这些似乎并无人深刻的去考虑、去研究、去认识。

而西方人在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以自然观、科学性与科学思想为基石的。因此,西方园林是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科学关系发展的,对于这一点,是很值得中国园林界认真学习与借鉴的。

当前,中国急需一个适合中国园林发展的自然观与科学观,并以此做为切入点,引领中国园林事业的科学发展。”

“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想,‘科学发展观’就集中体现出了您所说的中国园林发展所急需的自然观与科学观。而体现在园林规划、设计上就是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记者说道。

朱教授充满激情地说道“您说得非常正确。‘科学发展观’是指引中国园林事业正确发展的最高、最核心的理论。我们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的工作者,一定要用这一理论指导园林工作的实践,同时,又要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收获与敎训来丰富、充实、提升这一理论。”

推荐阅读:

王香春专访:园博会顺势而变求突破

访天津园林绿化研究所姜世平:执着的绿化专家

姚锁平:企业管理应与行业发展有机衔接

林鹰:艺术离规则到底有多远?

编辑: 应煜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