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政府官员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政府官员 >> 正文

王玲:要用战略的眼光看林业抓林业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尚文博 厉建祝 游明钦 梅勇  

王玲:要用战略的眼光看林业抓林业

个人简介:

王玲,女,汉族,1959年12月出生,山东宁阳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文化(2003年7月毕业于湖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1976年6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荆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事迹:

在2009年的荆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继续加快新型工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的步伐之外,文化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也被列入工作重点。当年,荆门市成功举办了中国·荆门“循环经济论坛”和“生态论坛”。2010年,王玲在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眼于在保增长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拓展环境容量、在绿色发展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她还首次提出要在推进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荆门的目标。

“没有效益的事是没有生命力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荆门也在改革中摸索着兴林富民的有效途径。王玲肯定地指出:“高效林业”是荆门瞄准的发展方向。

王玲说:“国家推行林改的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生态、经济共同发展。问题是林业发展不够规模化,如果政府没有进行合理规划的话,农民在这方面的意识又欠缺,加上资金投入有限和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林地的效益。”

新的形势下,林业面对好的发展机遇更需要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王玲提问:“是不是残次林就叫生态林?能不能有高效生态林?”她自问自答:“有些树不能砍,但是有些树要砍。生态脆弱的地区,树是不能动的,但是在荆门地区不存在这个问题。这里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都适合种树,如果林木有效益,农民绝对不会随意砍。同时,这一发展方式也符合国家对林业‘北蓄南用’的战略要求。”

王玲说:“没有效益的事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不考虑农民的利益,搞什么改革都很难推进。”

近年来,生态建设在荆门卓有成效,政府在引导农民增绿的同时,也兼顾农民增收。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了诸多大型龙头企业投资建立园区、基地,带动林业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同时,很多人产生了林业产业发展力度加大了,会对生态建设产生影响的担忧。

王玲对此充满自信:“这个不必担心,树会越砍越多。荆门多年来一直把龙头企业和造林联系到一起。入驻的企业不担心产品销路,却操心原材料来源,所以他们必须要想办法造林。近年来,宝源木业等企业与农民合作,营造工业原料林30多万亩。农民都开始见缝插绿,树值钱了,说明经济效益在发挥着杠杆的撬动作用。”

“转变发展方式涉及各个方面,林业也一样!”

王玲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区域竞争加剧,城市地位和产业格局面临调整,如不跨越发展,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荆门提档进位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如何跨越发展?怎样提档进位?面对转型迫切形势,荆门的方向在哪?

王玲说:“新的发展时期,首先需要思想理念、工作方式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涉及各个方面,林业也一样!计划发展的方式只会越走越窄,因为绿化不是林业一个部门的事情,必须要有全社会的支持参与。怎么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这不只是植树节出点钱、种点树的事,需要更高层次的探索。”

荆门市近年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林业,探索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市场化道路。全市采取了认建认养、造碳汇林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企业、市民参与到造林绿化中。

“作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荆门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在全市现代林业建设推进会上,王玲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林业发展的六大转变方向:一是向开放林业转变,构建森林资本化的体制机制,林业部门规划到位、政府政策配套到位;二是向品牌林业转变,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上大项目、建大基地、壮大龙头、做大园区、育大品牌;三是向社会林业转变,努力营造大林业格局,完善碳汇造林机制、开展认建认养活动,加强绿色家园建设,推进城乡绿化覆盖;四是向效益林业转变,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推行森林抚育,抓好低产林改造,发展林下经济;五是向休闲林业转变,拓展林业生态功能,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普及传播生态文化;六是向科技林业转变,夯实林业发展基础,加强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种苗体系建设和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这是个为子孙后代打基础的事业,不能算钱!”

目前,林业在荆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需要的投入却不小。

对于林业的贡献,王玲认为不能用经济产值衡量。她说:“林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然林业产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很低,2010年是44亿元,仅占6%。但我们重视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生态价值。这是一个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业。如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问题,需要通过植树造林来调节。短期看来,干的是劳而无功的事,这是个为子孙后代打基础的事业,不能算钱。”

今春,荆门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旱情,市财政第一时间投入林业抗旱保苗资金2000万元。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荆门市财政投入城市绿化的资金达3亿多元,在城区新增绿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森林面积增加了68.25万亩,达到5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6.9%,平均每年增长近0.5个百分点。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承诺要实现减排40%的目标,没有措施、手段是不行的。”王玲分析当前林业的发展形势,“生态在逐渐变成一种资本,我们要把生态的价值计算好。今后碳排放权的交易将会成为焦点,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将成为减排的战略需求。”

王玲说:“林业是荆门‘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支撑。”按照“十二五”跨越发展的要求,林业怎么实现跨越发展,发挥现代林业优势,是荆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王玲说,全市有40多万亩宜林地,有60多万亩低产林需要改造,植树造林空间很大。目前,全市木材加工、森林食品、绿色能源、生态旅游四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荆门还将把农村丰富的林地、物种、劳动力资源和林产品市场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创造出更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 

推荐阅读:

刘秀晨:园林专家的多彩人生

李生:永不知足的农民劳模

罗哲文:是工匠 也是大师

董乃钧:用生命丈量绿色的一代大师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