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王涛:此情可待成追忆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王建兰  

王涛:此情可待成追忆

个人简介:

王涛,女,1936年出生。森林培育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社会林业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学系造林专业;1978-1979年,在中国林科院英语四会班脱产学习一年;1989年1-6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作为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复合型和无公害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立体化、工厂化育苗和社会林业工程的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目前,从事我国主要燃料油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开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8项国家科技奖励,国家专利3项,在国际上获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项奖励,出版编著48部。

主要事迹:

王涛:此情可待成追忆

2011年8月10日,是务林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巨星陨落,群情悲恸,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的声名必将和ABT生根粉等一系列贡献一起,载入林业史册。怀着无限崇敬和不舍之情,记者走访了院士身边的领导、亲朋和学生,以追思王老卓越的一生。

“是长辈,是老师,是楷模”

中国林科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张守攻这样评价王涛:胸怀宽广,忧国忧民,追求执著,思维超前。他深情地回忆说:“同她打交道20多年,是长辈,是老师,是楷模,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王涛心里装的是科学研究,装的是科技成果转化,装的是人才培养,装的是ABT生根粉、是社会林业工程、是生物质能源……作为两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她想得最多的是怎样为老百姓服务,为国家服务。在等待手术的10天里,她与人讨论最多的还是有关保护区、城市建设、生态补偿的立法问题。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博士钦佩地说:“王涛院士总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和层面考虑问题,有很强的民族责任感和紧迫感。她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她对科学研究格外专注和执著,从不言弃。她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如她提出生物质能源问题研究,要比国家引起重视起码早上三五年。”

王涛善于用推广成果本身获得的经济效益,支持再研发,使之良性循环,无需国家再投入。今日的ABT研究开发中心,既是重要的研究基地,也是新型的开发企业。这正是由王涛率领的一批不端铁饭碗的科研大军开拓与创造出来的。

“她一辈子为事业,别无所求”

与王涛风雨相伴几十年的樊映汉先生,抚摸着老伴的照片悲伤地感叹:“她一辈子为事业,别无所求。”樊老将对妻子的深情倾注在道别的挽联中:“人生苦短命难全,盼有来生仍相伴。”

儿媳于海燕说起王涛,也是一脸敬佩:“老人家是真正的坚强。去年9月我丈夫去世,不见她有太多痛苦的表现,送别儿子的第二天就上班了。她还对我说:‘你还年轻,要坚强,要过好自己的日子。’我知道,她的痛苦绝不比我少,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一种怎样的悲伤啊!有好长好长时间,她整晚地睡不着。”

痛失了引以为傲的独子,王涛接连不断地出差,直至住院前,走访了10多个省、市,参加了生态环境建设、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木本生物质能源科技支撑课题项目的验收。当得知自己患了胰腺癌,王涛表现得十分乐观。其实,她心里最清楚胰腺癌的高风险,却总是用爽朗的笑声示人。

家里人看得清,工作中的她总是容光焕发,雷厉风行,很少给人疲惫之感,然而只要一回到家,或一个人坐到车上,她就会立马掏出药瓶。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老人就患有心脏病。但老人认为党和国家给了她很高的荣誉,必须充分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就常常隐瞒病情。

作为秘书,秦兆宝在王涛身边工作了19年,院士的时间表他一清二楚:“她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时间,总是奔波在办公室、实验基地、学术报告会和各地农村之间。为了推广ABT生根粉,她到生产第一线办培训班、做示范、搞推广,一年要出差20多趟。记得有一次,王涛在甘肃省秦安县试验扦插沙棘,之后连夜赶回北京,连回家的功夫都没有,就直接转车到沈阳,下火车已至半夜,她硬是马不停蹄地赶往铁岭市,终于在第二天清早,赶到了辽宁省清源县的培训班现场。培训完毕,她又顾不上休整辗转其他省份……像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为学术领袖,王涛的弟子遍天下。一听闻导师生命垂危的消息,他们都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

在读博士后王利兵说:“老师要求我们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哪怕一个小小的实验,她也是率先垂范。所有的讲话稿和项目申报材料,她都是亲自操刀。她还总是拿自己辛苦跑推广赚来的钱做补贴,我们的研究经费就多亏ABT生根粉的支持。”

说起王涛院士,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丛日春博士无限怀念:“跟随老师10年,让我仿佛拥有一副放大镜,迅速开阔了眼界。她常说:‘不要总坐在办公室,要深入到林区的家家户户去调研。’年逾古稀的她,每年也有一半时间奔走在各个实验点,她的调查对象遍及祖国300多个市县。”

鄱阳湖生态经济学院院长孔凡斌博士火急火燎地从外地赶来,见上了老师最后一面。他神情凝重地说:“在老师看来,管住了时间就管住了人生。她要求我们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耍猾,不忘本。尽管在学术上,她严格得近乎苛刻,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她的感激、尊敬、爱戴和怀念。现在,我们虽然离老师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保证,绝不给她老人家丢脸。”

严谨、超前、执著、坚强……王涛院士留给大家的精神财富远不止这些。告别仪式上,王老的学生们站成一片,宣誓般地鞠躬、默念,有的竟跪拜在地,泣不成声:“老师,您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推荐阅读:

董必武:造林绿化的不懈推动者

马岩松:中国需要真正的城市规划师

张守攻:加强林业科技合作 促进包容性增长

徐琼:兰州花卉市场亟待花卉物流中心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