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设计之星推荐

姓 名:朱黎青
简 介:朱黎青,唯美景观总经理..

园林名人堂首页 >> 设计之星 >> 正文

彼得・拉茨:生态与艺术的结合

来源:互联网  

彼得・拉茨:生态与艺术的结合

个人简介:

彼得・拉茨(Peter Latz)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用生态主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语言进行景观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主要事迹:

2 拉茨的设计思想

拉茨1939年出生于德国达姆斯塔特,父亲是一位建筑师。童年时他即在父母的花园里种植蔬菜。十五岁时,便种植了一处拥有几百棵果树的果园,在以后的很多年中,他能为父母和亲戚朋友们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后来又用卖果园赚的钱供自己上学。对栽培果树和有关果树方面的兴趣至今还体现在他的规划中。由于父亲的,他对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决定了将来要做一位景观设计师,这样他可以像建筑师那样创造性地工作,但是用更多的植物材料。

1964年拉茨毕业于慕尼黑工大景观设计专业,然后在亚琛工大继续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1968年毕业后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并在卡塞尔大学任教,在那里,他有机会与很多工程师、家和建筑师合作,接触不同的行业、学习不同的技术。他们探讨的包括屋顶花园、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并且积极地把的附诸实施。这些研究与合作使他受益匪浅,对他今后的事业和在景观设计中始终贯彻技术和生态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3年拉茨在卡塞尔市建造了自己的住宅,这是一处以利用太阳能为主的生态住宅,在当时并不多见,这一住宅赢得了相关的建筑奖。后来他移居慕尼黑附近,在那里他又为自己的家和事务所建造了类似的住宅。拉茨从建造住宅的过程中学到许多相关的知识,这种体验对于他的景观设计实践也非常重要。

拉茨认为,景观设计师不应过多地干涉一块地段,而是要着重处理一些重要的地段,让其他广阔地区自由发展。景观设计师处理的是景观变化和保护的问题,要尽可能地利用在特定环境中看上去的要素或已存在的要素,要不断地体察景观与园林文化的方方面面,它的思想源泉,从中寻求景观设计的最佳解决途径。

设计之初应尽可能采用一种理性的,结构清晰的设计,设计师首先要建立一个理性的系统,即对于特定项目的观念和的系统。在不同的项目中,规划可以有很多变化。只要一个规划项目是在不断发展的,就会有某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这意味着要在做的时候,就能预想到以后的发展。

对于传统园林,拉茨认为,应该学习借鉴,但是不能照搬。过去的许多手法他在设计中也经常运用。他的设计不是故意违背传统,追求标新立异,但也不追求与传统的一致,而是寻求适合场地条件的设计,追求的是地段的特征。他对自然与美有自己的理解。例如,他从来都不认为采石场是刹风景的东西,相反,在他眼里,它极富魅力。还有,他认为,熔化的铁水在凝固时产生的肌理和铁块的锈蚀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比起种植花木毫不逊色,甚至要更自然一些。也正因为如此,他在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中让粗糙的铁板裸露地面,让钢铁的构筑物自然锈蚀。这种与众不同的理解也许就是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原因。

拉茨非常欣赏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建筑,特别是密斯建筑中“少”与“多”的关系。他常常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最简单的结构体系,如在港口岛公园中,他用格网建立了简单的景观结构。他认为港口岛的这一结构体系是非常自然的,就像在大地上已经存在的一样。形式和格网在拉茨的许多规划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拉茨感叹景观设计与相关学科相比发展的滞后,他认为,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至少落后于艺术和建筑二十年。五十年代有一些借鉴建筑语言的较乏味的设计,但也只是过眼烟云。除了个别园子以外,大多数的园林中缺少一种真正理智地与现代主义的对话,而流于一种表面的尝试。从来没有真正的包含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几乎没有找到通往后现代园林艺术的切实可行的道路。现在,又没有仔细考虑结构主义,尽管它特别适合于表达景观结构。大多数景观设计师或者玩一些形式的游戏,或者一头钻进了,他们不敢用体现当代文化的设计语言。景观设计要赶上艺术与建筑发展的步伐,需要做更多的事。

拉茨认为,技术、艺术、建筑、景观是紧密联系的。例如,技术能产生很好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出色的表现力,成为一种艺术品。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中的铁路公园就是由工程师设计的。拉茨在设计中,始终尝试运用各种艺术语言。如在杜伊斯堡风景公园的由铁板铺成“金属广场”和他在法国Tours附近设计的国际园林展花园中就能看到极简主义艺术语言的影子,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中地形的塑造、工厂中的构筑物、甚至是废料等堆积物都如同大地艺术的作品。事实上,在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有关艺术的主题也越来越多。拉茨的作品从很多方面是难以用传统园林概念来评价的,他的园林是生态的,又是与艺术完美融合的,他在寻求场地、空间的塑造中,利用了大量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与建筑、生态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推荐阅读:

万龙喜:针对市场变化 调整经营思路

安藤忠雄:为东京构想海上奥运城

康纪强:城市融入森林

刘延恺:城市规划应该重视让城市与雨水和谐相处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