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下一站市花,寻找铺满鲜花的财富之路

来源:南方日报  2006/2/28 14:01:24


    禾雀花,你能做得比油菜花好吗?

    公坑寺或成为“禾雀花文化公园”?

    当市区的禾雀花纷纷提前开放的时候,还有多少江门人会问一声:棠下公坑寺的禾雀花开了没有?

    “公坑寺失去吸引力了”,支持把禾雀花作为江门市花的五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作家凤群在指出现任市花杜鹃不具有独特性同时,认为曾经的禾雀花观赏首选之地的魅力已经淡去,“年年岁岁花相似”,禾雀花已不是公坑寺所独有,作为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又没有跟上,他建议,把不同品种和花色的禾雀花移植到公坑寺,“最好把公坑寺建成禾雀花文化公园”;禾雀花本就蔓延公坑寺周围三四十亩地,山上有寺庙,有花、有泉,有传说,历史悠久,应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合开发,重点发掘文化价值,这样,“一花引得万朵花”,禾雀花才能以品牌成就景点。 

    同时,公坑寺距离市区较近,处在蓬江区、新会区和鹤山市的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公坑寺在招商引资方面更具实力,就看哪个有远见的旅游开发商能相中它了。

    现在,禾雀花只是禾雀花,或紫或白,以后呢?

    会不会人工培育出更多的花色,品种,构造一个五彩缤纷的“禾雀天堂”?

    “禾禾”———一朵可爱的禾雀花,她能取代来自小鸟天堂的“乐乐”,成为下一届侨乡旅游节和华人嘉年华的吉祥物吗?

    为什么市场上找不到禾雀花造型的产品呢?会不会有商家制作精美的禾雀花塑料花,或者,一串禾雀花风铃?有关禾雀花的艺术品会成为江门人馈赠宾客的佳品吗?

    有人士呼吁,江门应该利用好禾雀花这种资源,争取打造成江门的文化品牌,寻找出一条开满鲜花的财富之路。

    以本地资源为依托

    小花市引出大基地?

    现在,市民观赏禾雀花有多个地点选择,是好事;可是春节期间,连年来花市的分散经营却让年味越来越淡,广大市民不认可,江门市有关部门也感到头痛:把迎春花市设在商业网点多、人气旺长的长堤一带?虽方便了市民,却辛苦了交警;要不设在堤西路?河南?北新区?既要便于交通疏导,又要利于市场运作,还要得到花农商家认同和市民接受,难成其全之下,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主题迎春花市的呼声越来越大。

    江门市花卉协会秘书长梁德成认为,作为一个短期市场行为,迎春花市欠缺生气和活力,很大程度上与花市分得太散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花市的花都来自外地,如果有本地资源作为依托,比如在外海至礼乐之间建一大型花卉生产基地,既生产又销售,花市做强做大是情理之中的事。

    “现在江门花市的年桔百分之百来自顺德,花卉大部分来自顺德、中山和广州,本地只占很少一部分”,而“像江海区礼乐镇的本地种植户的花木,总是受到来自广州、顺德、中山花商的压价收购”,一出一入都凸显生产基地对市场的举足轻重,梁秘书长介绍说,这两年来,由于周边如中山等地的地价成本高企,有不少花农转移阵地来到江海区租地种花,协会中不少种花大户意识到,本地花农已有一定基础和经验,而江海区肥沃土地更是绝对优势的本地资源,时机成熟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基地,通过集资成立公司进行市场运作才能获利。去年11月,他们以花卉协会的名义,向市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建议,建议在外海至礼乐之间建一个占地5000~1000亩大型的花卉生产基地,而这正好跟相关部门的想法“合拍”。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