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不少农民用地还有4年合同期”,梁秘书长透露,建立大型花卉生产基地还存在一些阻滞,这段时间必须用来做充分作准备,“像台山海宴,花卉出口势头很好,值得市区借鉴学习”,而花卉协会,“必须充当好种植户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角色”。 “海宴”模式 当新生协会遇上温暖“襁褓” 闲步江门的花店,市民是否知道,部分店里陈列的富贵竹、剑兰花和百合花就产自台山市海宴镇;而当海宴这个规模过万亩的花卉生产基地的发展受到外界关注时,又有多少人知道,曾经的“摸石头过河”给海宴留下了辛酸的教训。 蹒跚学步期:富贵竹遭遇贫贱价 “起步算得上坎坷”,赵副镇长回忆说,“20多年前,在深圳替人种植剑兰花、富贵竹一类花卉的村民回乡试种,边种边学,边种边总结经验”,初时,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花卉种植的效益并不理想,但逐渐地,村民开始摸索到剑兰花和富贵竹生长的习性,产量和效益也随之得以提高,此后,尝到甜头的种植户逐渐扩大生产规模,不少村民也陆续调整生产结构,改种剑兰花和富贵竹。“一种就是20多年,现在这两种花已是海宴的拳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一直埋头种花的农户几年来才逐渐见识到市场的厉害。“前几年富贵竹需求量大,价格可观,大批种植户盲目扩大生产种植,行情不佳的同时种植户又互相顶价,价格直线下降,由2001年的每枝1元下降到2002年的每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