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桃花山开出“希望” 拓宽致富路
来源:成都日报 2014/8/4 15:09:00
![桃花山上的致富希望 (图片来自互联网)](http://image.yuanlin.com/sr/UploadFiles/2014/8/0d887b99-40a1-4ffc-a1e2-2274a2498f0a.jpg)
桃花山上的致富希望 (图片来自互联网)
“今年‘桃花山’至少火了两拨。春季赏花时,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前一阵果子熟了,村子里再次游人爆满,可以说找一个停车位都不容易啊!”日前,记者来到彭州市桂花镇丰乐场社区,当地村民提起当地重点打造的“桃花山”,连称“太火了”,“像这么热闹,这是往年从来没有过的,靠着‘桃花山’,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增收的路,这都是我们的张书记带着大伙儿打拼出来的。”
村民所说的“桃花山”,有七个山头,又称莲花山;村民口中的“张书记”,是个女书记,名叫张存玉。她带着社区干部和群众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建成1700米的莲花山道路,并修建了1.5公里的沿山渠小道、莲花山环山道路,引入了天开莲花项目,逐步打造“桃花山”,为群众发展水果种植、观光旅游走上致富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村民的深情
“我不能丢下村民们”
当记者来到丰乐场社区时,张存玉正深入到当地安置小区每家每户了解情况。社区正在创建居家养老示范区,从小区的环境到村民的文明习惯,再到村民健康状况的掌握,均需在细节上做到位。看到张存玉,村民们亲切地聊起了家常。“张书记办事公道,从不为自己着想,哪家有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去帮助。我们都相信她,也给她的工作扎起。这不,现在社区创建工作,我们都努力改进,这都是为我们办的实事、好事啊!”村民们围着记者,纷纷说起了“自己的张书记”的好,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与村民的深切的情谊,被张存玉视为“最宝贵的财富”。“老百姓是朴实的,当干部只要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就一定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张存玉告诉记者。
至今当地村民依然忘不了,在汶川大地震时,正在镇政府参加电视电话会议的张存玉第一时间回到社区组织抢险救援。她不顾生命危险从摇摇欲坠的房屋中背出了87岁的老人王素云;她带领党员干部连夜搭建帐篷安顿群众,却没有抽空看一眼自己家倒塌的房屋;她为村民李云贵家刚出生十多天的婴儿四处搜集鸡蛋和营养品,却忘记了自己家还有一个临产的儿媳妇;她夜以继日工作,两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她说:“我是一个党员,是大家选出来的干部,大家信任我,在这关键的时刻,我不能离开大家,我不能抛下自己的责任不管。就是死,我也要和大家在一起,有什么困难,我们要共同度过。我干不了重的,我做一点轻的也行,就算是把我累垮,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不能丢下村民们。”
关心、关爱村民,帮助弱势人员,并不是一句空话,张存玉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做的。丰乐场社区7组居民兰泽明夫妇都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了,但由于与女儿关系不和,老两口独自上山居住,点煤油灯照明,拾破烂为生,张存玉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和电管所取得联系,及时为老人山上的小屋装上了电灯,并多次找到老人的女儿谈心,劝其和解,如今,两位老人被接下山来,并安排了住房。同时,在张存玉的提议下,丰乐场社区在其管理的综合市场中腾出五个位置最好的摊位,免费提供给低保户家庭经营。
这样的好事、实事,不胜枚举,从当地村民口中,记者听到太多感人的话语、感人的故事。
大伙儿的主心骨
开出“希望路”拓宽致富路
莲花山地处丰乐场社区北部,原属桂花镇龙桥村,是桂花镇最穷的地区。让大家脱贫致富,成了张存玉最大的心愿和事业。急于找到脱贫良方的她,带着大家无数次来到宝山村,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
“路不通,是贫穷的主要原因。”2005年,龙桥村与丰乐场社区合并,在合并后的第一次支部大会上,张书记提出为莲花山修路,她说:“丰乐场社区是一家人,莲花山修路势在必行,我们不能看着莲花山的老百姓受穷,没有钱大家一起想办法,就是手挖肩挑,我们也要开出一条路来。”1年的时间,在张存玉的带领下,丰乐场的群众硬是靠人力在荆棘丛生的山间开出了一条毛坯路。路通了,老百姓自己找来一块大石刻上“希望路”三个大字立在路边。2009年,丰乐场社区又争取到了彭州市交通局200万资金,对道路进行了扩建和硬化。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