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云南:宜良林产业叩开“绿色银行”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杨雪煌  2014/12/8 15:03:59

金梅村林下种植芋头花

金梅村林下种植芋头花

如今,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改造颇受各行各业关注,也深涉一二三产业。作为云南林业大县、中国花卉苗木之城的宜良坐拥132.95万亩林地,林业资源的丰富多样更是让其他县区望其项背。经过多年的投入、建设,宜良林业成为昆明一张当之无愧的“王牌”。然而郁郁葱葱的森林下也潜伏着“守着青山没柴烧”的尴尬,林农的生存、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无可避免。

怎样趋利避害,摆脱困境?沉淀过滤所有的繁复思绪,试点、初探、践行……宜良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培育花卉苗木、林下种养殖、林产品采摘、森林旅游,通过4种业态不断铺展,实现林业资源大县向产业大县转变发展,开启通往林产业“绿色银行”的大门,产业化梦想随即成真。

业态初现

林下经济年产值2.7亿元

宜良气候适宜、光热充足,特别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宜良132.95万亩的林地资源,林地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54.89%,全县林木绿化率56.09%,森林覆盖率48.04%。“丰富的林业资源却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效益,我们时常感觉到‘守着青山,喝着寡水’。”宜良县县长何健升毫不避讳地说,多年来,宜良优越的林木、林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林业经济效益不明显,没有把资源转化成产业,森林资源总量与林业产值规模矛盾突出。因此,治穷之本在治山,治山之本在兴林,兴林之路在产业。

如何发展林业产业,用足森林资源的同时致富林农?

林业产业是一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既能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又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达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林木兴则林农富,产业兴则生态稳,两者密不可分。去年,宜良林下经济产值达到了2.7亿元,其中林下种植2600亩、林下养殖8700亩,森林景观利用面积3200亩,年游客量8.81万人。数据显示,林下种养殖、林产品采摘、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在宜良已经初现端倪,各种业态纷纷开始登上“舞台”。

寒冷的清晨,薄薄的雾气笼罩着金梅村委会。独松树村高大的松林下,密密麻麻的芋头花长满了整个山坡,一片片绿色的叶子紧凑着,看不到一寸泥土。粉红的芋头花一支支从叶片间冒出来,万绿丛中一点红,灵动了整片树林。“全村的树林下都种上了芋头花,以前荒着的林地现在都派上了用场,产生了效益,1亩芋头花能够卖到四五千元,比种烤烟都划算。”刘老汉一边采摘着芋头花,一边兴奋地说,今年的雨水足,芋头花长势好,是一个丰收年。对于林下长出“金疙瘩”,宜良狗街镇小哨村委会的村民们更是深有体会。每年菌香时节,小哨都开展“包山拾菌”,远近闻名的干巴菌市好价高,动辄几百元上千元一斤,乐坏了当地村民。不仅如此,小哨还结合丰富的林地资源,在发展林下种养殖的同时,开展林内农家乐旅游,立体式的资源开发模式让当地老百姓腰包鼓了起来。据初步统计,如今,小哨各种林业经济年产值就达到了700余万元,实现了“靠山吃山”,成为宜良林产品采摘的典型代表。

在林下经济种植情况的探访中,记者看到除了种芋头花外,各种高附加值的药材种植也择地而行,滇重楼、小白笈等中药材在一些村委会的林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宜良各乡镇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下经济,在九乡乡德马村,村民根据地形放养生态土鸡,云南天碧土鸡养殖合作社等公司也纷纷进驻,产业化发展林下经济。

政策松绑

放活林下经济经营权

“林下经济各种业态迅猛发展,关键在于解决好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问题,必须进一步放活发展林下经济的国有、集体林地经营权。”宜良县林业局局长达青说,没有政策上的松绑,林下经济发展将无从入手。

为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宜良积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充分放权。规定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的公民、法人等组织和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可以直接使用林地经营权发展林下经济。对商品林,依法自主决定林下经济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对公益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森林景观发展林下种养业、生态旅游业。

不久前,宜良县委、政府就林下经济发展的情况,专门召开了林业大会,专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这也是宜良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专门研究林下经济发展的会议,从全县的高度高位推进。在今后的发展中,林权不流转的前提下,公民、法人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等组织的林下经济经营权,将遵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其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以承包、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形式向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合作林场、林农专业合作社、林业企业流转,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林下经济的经营权使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林权证期限,最长不超过70年。已取得林权证的公民、法人的林下经济经营权流转由公民、法人自主决定。

对经营权的进一步“放活”,达青认为,这是宜良发展林下经济的先人之举。让林农和各种龙头企业拥有经营的权力,产业化发展才能得到规范,得到快速推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林业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推进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关键环节。积极扶持林业企业特别是林业龙头企业融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浪潮,依靠企业拥有的技术、管理、销售、竞争优势、品牌影响力等综合实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打造规模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企业。

“到2017年,全县林下经济将取得明显进展,重点地区、优势产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力争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20.24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到5.9亿元以上。”何健升说,未来3年,宜良的重点是要抓好林菌、林药、林菜、林花等种植生产模式,促进林下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98万亩。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虫等养殖生产模式,生产利用林地面积2.34万亩。同时适度采集林下食用、药用、工业、观赏的动植物、菌类等野生资源产品,鼓励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体投资林下经济产品加工,推动产业化发展。在发展农家乐、林家乐、森林人家等林下庄园经济方面,开发具有宜良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发展森林生态景观旅游林地面积2.12万亩,打造3个省级林下经济庄园。培育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林农专业合作组织达5个,省级龙头企业达6个,独具特色、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基地5个1500亩以上。

推荐阅读:

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导航清晰 绿色崛起

六大园林巨头齐聚小榄下亿元订单

广西:贵港提前完成年度林下经济任务

湖南:桂阳县成功打造林下经济“绿色航母”

编辑: 栀子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