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第一村15亿巨资大变脸 打造最美农村
来源:天府早报 作者:李晓波 孟梅 华小峰 2006/6/12 9:28:58
不到10年的时间,农科村将成为全国最美、人居环境最佳的“农家乐村”!昨日,记者从郫县有关方面了解到,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目前正在进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大变脸”,15亿巨资的投入将使它在越来越激烈的农家乐经济竞争中再度处于“领跑者”的有利位置。为此,郫县正在成立一个专门的景区管理委员会对它的发展进行专门管理。
农科村·过去首创农家乐曾经也辉煌 距成都市约20公里的农科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儿一批花草栽培户就首开全国先河,开办起了“农家乐”,掘取了乡村旅游经济的“第一桶金”。20多年来,随着农家乐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先一个个单个松散、零星的农家乐早已变成了一个整体的“农家乐村”,成为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最早、最为有名的“农家乐村”,而早期开农家乐的农民大多也有了上百万、或千万的身家。
目前,农科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余亩,11个社,686户2310人,花卉种植面积达2300余亩。全村共有农家乐100余户,日接待能力1万余人次。全村人均收入2万余元,其中核心区人均收入4万余元,旅游接待收入与花卉草木销售收入之比为4:6。
农科村·现在
农家乐发源地面临挑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首创的农村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效益凸现后,一时间,龙泉驿区、双流县、锦江区等成都周边地区争相仿效。全国各地,也来了不少“取经者”,“农家乐风潮”一下在全国不少地区掀起了波澜。农家乐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今,仅成都地区就有不少片区名声响亮。如龙泉驿区的“万亩观光果园”、“龙泉山桃花故里”、锦江区三圣乡的红砂村、幸福梅林等片区。
农家乐经济“群雄四起”时,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因在硬、软件环境上没有跟上发展,生意开始有所回落,慢慢被一些后起的农家乐片区跟进、超越。好在,意识到不足后,郫县、友爱镇政府及时对农科村进行了调研,组织了农家乐经营者总结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请来了专家提“金点子”,寻找农科村“农家乐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式和新的发展动力。
农科村·未来
成立景区管理局求创新 昨日,记者从郫县友爱镇政府了解到,为了让农科村谋求更大的发展,现在从县上到镇上,都在采取有力措施让它“大变脸”,探索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一、扩大它的内外延伸空间。去年底,友爱镇祝善村、与农科村进行了拆村并组,组建了新的农科村,使它的面积在原有600亩的基础上,增加到了2900多亩;外延增大了,内部也在扩伸。农科村核心区域原有100多家农家乐,但一到淡季,经营户就降为40多户。为此,有关方面采取了种种措施,将旺季延长,让更多的经营户营业时间延伸。
二、让新旧“农科村”经营上互补。以扬雄路为界,一边是农科旧村,针对大众的消费者,收费不高。一边是农科新村,发展乡村酒店,提升档次,针对一些消费较高的游人。这两种经营方式错位经营,形成服务方式上的互补。
三、提升“农科村”的品位。这需要大力引进外资,开发旅游产品,挖掘古蜀文化,来提高农科村的形象。
四、硬软件上下苦功。2003年以来,有关方面投资了1000多万元对农科村主干道、东环路、斗渠路等9公里多乡村公路进行了翻修,将它变成了乡村的“一级公路”。此外,景区的农家乐也各搞装修与大型绿化,美景越变越多,环境越来越好。在环卫、服务态度、人员管理上,镇上也组织各农家乐老板、员工进行了培训,使服务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7月,农科村将成立一个景区管理局。届时,农科村不再由友爱镇进行管理,而由管理局进行专门的管理。据称,这一做法将使农科村的发展走上科学的“快车道”。
成都人周永益一年赚了90万
“我们的生意还可以嘛!”益心园老板张富君脸上挂满了微笑。这位家住茶店子的大婶是97年和丈夫周永益来这里游玩时相中了这块宝地。雷厉风行的周永益说干就干,当年3月一下子租了5亩农地投资二十多万元办起了益心园农家乐。建筑面积达400多个平方米,后来随着游客量的增加又不断扩大规模,前前后后累计投资60多万元,建筑面积高达1300个平方米。98年日均接待游客二三百人,年创利高达90多万元。
这之后,除了2000年整修道路生意有一定影响外,其它年份收益都还不错。“我们要在观念上、菜品上、服务上质量上很下工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张富君说起未来发展,眼里满是自信。
成都至农科村将开“旅游专线”
在友爱镇农科村口子上,记者见到了一个占地数十亩的车站正在施工。据了解,这个车站即将完工,届时,它将成为成都到农科村之间的“旅游专线”车站,可停放十数辆大客车。
农科村的“大变脸”,旅游线路的专门开通,使得小镇的人们对镇上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潜力十分看好,不少人已在车站周边打探铺面租金,想抢占一个口岸赚取商机。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