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把脉大连“樱桃经济” 斩开荆棘成大道(图)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王雪 李小华  2006/7/12 11:18:06

    大连樱桃,已经成了大连市民的一种期待。正因为这种诱人的市场魅力,大连市的樱桃才以超常规的速度高速发展,成为具有地域优势的朝阳产业。不仅爱吃樱桃,而且亲自到樱桃园采摘樱桃,这已成为大连人的一种时尚和休闲娱乐的方式,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吃的概念。樱桃产业对旅游市场的牵动态势明显。

    令人欣慰的是,樱桃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课题,而且成为全市共同关注并努力的目标。为了发展大连市最具优势的樱桃产业,大连市政府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每亩樱桃补助农民100元,帮助发展樱桃苗木基地等,今年还专门拿出1000万元补助金州区樱桃产业的发展。金州、旅顺等樱桃产区也通过各种措施把樱桃产业打造成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大连市樱桃产业出现了超常规的发展,短短五年时间内发展到35万亩。为了帮助农民解决樱桃的市场销售问题,各区市县还通过组织举办樱桃节、乡村游等形式为樱桃种植户搭建促销平台,解决了大连市樱桃市场因为集中上市而出现相对过剩的难题,并开始走向国内外市场。

    俗语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有市场,但市场是竞争的,大连樱桃之路要想走得更远,必须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完善自己。山东樱桃的“大兵压市”已经成为大连果农面临的一道难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强有力的竞争手段,去占领大连乃至更大的市场。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具有地域优势的朝阳产业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发展难题,要使大连市樱桃产业真正实现后天的规模化优势,真正进入商品化时代,还需要踏踏实实地闯过生产管理、储藏运输、市场销售等三道关卡。

    樱桃好吃“树难栽” 
    打好基础:解决生产技术与管理问题


    “樱桃好吃树难栽。”当大连市开始大面积栽培樱桃的时候,苗木培育和生产管理就直接成为大连市樱桃产业发展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由于有政府的倡导与支持,樱桃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但增长的背后却是苗木的紧缺,虽然大连市已陆续建立了部分樱桃苗木基地,但还是远远不够。另外由于农民贪图便宜和对樱桃产业的认识有限,大量购买从外地引进的树苗,最终导致部分新栽种的樱桃成活率非常低或者品种杂乱产量低。 

    在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大石洞村,大石洞村水果产销合作社社长刘永礼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村民刘永武5年前栽种了100棵樱桃树,已经进入丰产阶段,今年卖了4万多元钱,而另外一个街道的农户也在当年栽种了300棵樱桃,今年一共才卖了4000多元钱。出现这种低产结果的原因只有两个——要么是管理不善,要么是苗木问题。

    与山东烟台等地的樱桃产区相比,具有“维生素丸”之称的大樱桃种植在大连市有着先天的气候优势,在樱桃品质上更是稍胜三分,但在超常规的发展过程中,大连人也明显看到了自身后天的不足。据了解,山东省的樱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45万亩,其中烟台为30万亩。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大连樱桃面积从不到1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35万亩,与最大的樱桃产区山东几乎平分秋色。但山东的樱桃半数以上结果,产量超过了6万吨,而大连樱桃产果数量不到6万亩,产量刚过万吨,而且大部分没有进入丰产期,樱桃产业的规模化优势至少要在5年以后。要使这个充满希望的产业真正给更多农民带来希望,大连果农在生产管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大连市樱桃产业的发展,曾经培育了多个樱桃品种的技术权威王逢寿有自己的见解:在品种的引进与选择上保证早中晚熟品种的均衡,并实行穿插滚动发展,逐步进行优胜劣汰,确保樱桃产业的有序与良性发展;生产技术管理一定要跟上并普及到大部分种植户,提高樱桃的品质与产量;苗木要坚持当地培育,保证品种的纯正与栽种后的跟踪服务,有条件要带动农民自己培育苗木。目前,在大连的樱桃主产区旅顺口区和金州区,除了科技入户活动的开展外,协会和产销合作社正在发挥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作用。

    因为缺少防雨设施而导致樱桃出现裂果也是大连樱桃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2003年,一场持续两天的风雨使大连的樱桃种植户叫苦不迭。据了解,因为这场大雨,旅顺、甘井子、金州、瓦房店等樱桃产区的晚熟品种至少有10%以上出现了裂果,而这种现象几乎每年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为此,大连很多樱桃园区开始探索樱桃防雨设施的建设。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