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果农传授园艺技术:种植创新无止境(图)
来源:经济日报 2006/12/7 9:20:48
我问葛西幸男,不施化肥不上农药果树为啥能够长得这么好?他说因为这个果园离火山近,地力肥沃,加之有充沛的雨水,所以十分适合苹果生长,于是他“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种仅修剪就可以让果树保持自身养分的方法。说话间,葛西幸男抓了一把地上长着的三叶草与树叶进行对比,颜色差不多,而我知道上过化肥的树叶是发黄的。我问这种方法有人学吗?他说,没什么人学,有的是因为没有这么好的自然条件,有的是认为不可能,但是我做到了。我就是喜欢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喜欢实验新事物的感觉。葛西幸男的最后一句话让大家难忘:“园艺技术是一个永远需要创新的事情。”
![](http://sr.yuanlin.com/UploadFiles/200612/200612791816766.jpg)
王振兴告诉我,延安的果树实验场有两棵生长了20多年的老树,结果情况一直不好。2002年经葛西幸男剪枝后,转年就奇迹般地长得非常好。我们的技术人员十分惊奇,马上意识到园艺技术对提升苹果产量和质量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于是,各个基地县纷纷开始建立“示范园”,效仿葛西幸男的园艺技术,效果特别明显。
从果园回到驻地后,我们又继续同葛西幸男聊天。王振兴说,我常想,同是富士苹果,为什么它在日本就长得那么好?而我们陕西果农种出来的就有那么大差距?葛西幸男说,我认为你们下一步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果农们意识到园艺技术的重要性,因为苹果的质量和数量只有通过园艺技术才能提高。
我在陕西教一些果农剪枝的时候,就发现他们不认真按照我示范的样子去剪,可能是看我剪去那么多枝条有些心疼。但是,恰恰是这些多余的枝条使得果树长不好。你哪怕完完全全照我的样子剪出一棵来,到第二年一比较,效果就看出来了。说到这儿,他问王振兴:“你去苹果基地时,果农们对我讲的课反映怎么样?我最担心的就是因为我讲得不好而耽误他们。”
王振兴说,我这次来日本前,特别去了一趟洛川,农民都反映你讲的课给他们换了脑筋。于是我又专门到果园里找你剪过的树看,的确不一样,不仅树形好,而且结果多。当地干部告诉我,凡是看过这些树的果农都服气了,你剪过的树现在已经成为“样板”供果农们学习。葛西幸男听后高兴地笑了笑说,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能否实现,那就是在适当的时间抽空到中国呆上一段时间,我要争取多去几个地方,教中国的果农如何对果树实行园艺管理。
目标是种出更好的苹果 陪同我们访问的日本弘前大学黄老师告诉大家,葛西幸男有90多亩果园,其中50多亩种了苹果。由于不断创新园艺技术,他种的苹果不仅口感好,价钱也比别人的高。他经常听葛西幸男说一句话:我总有一种决心,就是要把自己的苹果树种到全世界最好。
与葛西幸男接触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发现他是一个率直、豁达又细致入微的人,很有人情味。有几件小事情印象特别深刻:
在津轻市政府为我们举办的招待晚宴上,葛西幸男问,有个问题提了不知道是否合适?王振兴笑着鼓励他。葛西幸男讲,陕西省近几年已经有600多人到日本参观学习,其收获在我去陕西时能看得到,我亲眼看到陕西苹果越长越好。但是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你们今后可否加大果农来学习的比例,而且要多住一阵子。假如陕西的果农们能在一段时间内每天与日本的果农们一起干活,就能真正把技术学到手。
王振兴告诉他,你所希望的事情正在变为现实:去年延安15名农民自费到日本学习后大开眼界,回去后发誓种出世界上最好的苹果;就在我们此次出发到日本的第二天,还有20多名咸阳的果农到日本学习;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增加了选送果农到日本学习的财政资金……
葛西幸男听了非常高兴,他对我说,请你写文章告诉他们,我欢迎他们到我的果园里来,我要把我所会的技术全部教给中国果农,我愿意多教一些人。
在10月9日的晚宴上,我又被一个细节打动:晚饭后是当地一场精彩的演出。我为了看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孩,跑到了演员的侧面,没想到在旁边坐着的葛西幸男忙从座位底下抽出棉垫子给我,示意我一定要坐在垫子上。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了津轻市郊一个度假村。为了欣赏一下当地美丽的晨曦景色,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