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澍,男,1963年11月生,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主要事迹:
近日,《时代》周刊公布了年度百位影响力人物榜,和李开复、李娜等中国名流一起上榜的中国人,还有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获得者王澍。
在介绍入选理由时,《时代》周刊这样说:“在一个世纪的老建筑可以在短短几天内消失的时代,王澍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建筑没有抛弃它的过去。”
实际上,在获得普利兹克奖后,王澍的又一个作品正在美院象山校园里悄悄崛起。
这个临水靠山的水岸山居,是用生土(注:未经人类加工过的原生土壤)建造的,它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夯土现代建筑,并成为王澍“融合新建筑和传统美学”的又一里程碑式作品。
别看它“土”强度超过混凝土
虽然入选《时代》人物榜让王澍有点意外,不过他在国际建筑界的地位和关注度,早已不容置疑。
而王澍最新的课题,就是如何将传统的夯土建筑应用到现代。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正在建设的水岸山居,就是他们的“科研成果”。
波浪形的黑瓦屋顶,黄色的土墙,水岸山居宛如水乡的长廊,又如山地的村落,而它利落的线条和回转的空间,也充满现代美感。
谁能想到,这样一栋建筑,居然是用打地基挖出来的泥土造的。“杭州城里以前有大量建筑是用生土的,现在已经拆得差不多了。南山路以前整条路上都是土墙建筑,现在只剩下西湖大道口上一栋。”王澍说。
如此古老的一个传统,在王澍的建筑团队手里焕发出生机。“夯土建筑最近几年在国际上引起极大的关注,因为大家都开始关注环保和生态。”
“很多人不了解土的特点,俗语说‘千年的土,百年的砖’。按照国家要求,混凝土住宅保质期是50年,重点博物馆的保质期是100年,而夯土建筑如果保存的好,可以存在1000年。”
王澍和他的团队研制出来的夯土建筑,不仅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要求,“甚至比混凝土的强度还要高。”
王澍笑言,“我不敢说将来会取代混凝土,但至少对混凝土独霸天下的局面可能造成很大冲击,所以意义重大。”
它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元素
王澍之所以带领团队做新夯土建筑,是因为他下乡做调研时发现,浙江农村有50%以上的传统建筑是土建筑,而它们在城镇化建设中面临被大规模拆除的危机。
王澍说,“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拆下去,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将不复存在。假如见证中国文化的东西被拆掉了,就不是‘美丽中国’了。”
不过,作为一个建筑师,单纯地“呼吁保护”是不够的。“所有人都会问,要怎么保护?保护了以后又要怎么发展?所以我带着团队做一些具体的试点,目前已经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支持。”
在王澍看来,在乡村做一些和文化、生态都能衔接好的新的夯土建筑,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样的建筑形式、美学效果,如何让人感觉到既是当地的传统,又是现代的,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才是迷人的。”
在水岸山居这样一个实验性的建筑中,王澍既探索了生土材料,也尝试在一栋建筑中解决一个村落的设计,“它还是用建筑的方式,演绎中国传统的山水绘画和进入式结构。如果把这个建筑立起来,它就像一个山水立轴。”
王澍认为,这样的尝试是一种“双向探索”,“既让城里人看到传统可以用很当代的方式存在,也能让乡村的人看到,城里最新的动向,居然是用这么传统的方式,这对他们保持文化上的自信、骄傲是很有意义的。我希望用建筑来打破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对立、隔阂。”
他的探索也对全世界具有启发意义。因为从南美、非洲到中欧,都有大量的传统土建筑的遗存,都面临如何从传统到现代的保护和发展。
“所以我这个水岸山居,已经有许多全世界的建筑师来看过,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哥伦比亚做竹建筑的大师看了之后说,这在当代建筑史上是革命性的,又要出现一次大的转折了。”王澍说。
推荐阅读:
李建伟:2013风景园林师论坛主题演讲
王澍: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百位影响力人物
张启勇: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
孙善坤:致力于中国文化景观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