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陈秉钊:主政者应先“思考城市”

来源:凤凰网城市  

陈秉钊:主政者应先“思考城市”

个人简介:

陈秉钊男,1938年5月生于福州市。1961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本科。1961—1984年3月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助教、讲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金会重点课题《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和模式研究》,该成果获2004年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并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

主要事迹:

陈秉钊

陈秉钊

真正的“城市特色”是大自然赋予城市的山、水及历史文化,这些难以模仿的要素构成了城市的永恒魅力。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连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老城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是很珍贵的,应该很好地重视和保护,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住在老城里的人要不要现代化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设一个好的城市,衡量的标准就是人,城市应从外观转向内涵,回归人性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规划师的共识。

在现在这个转型时代,正如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所说:“思考中的城市比亢奋中的城市更有力量”。我觉得那句话讲得非常深刻。

规划即是法。

这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早已成为主政者们的共识。当然,这种共识并非来自于某个领导者的灵光一现,而是在上世纪初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付出的巨大代价后积淀下的教训。

而在尚处于城镇化初期的中国,尽管从来不缺少规划文本,但可以看到的事实是,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使得城市病已从大城市蔓延到中小城市。城镇化甚至成为人们资本积累和资源掠夺的代名词。

无疑,中国不需要这样的城镇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会议对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有着如此表述: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因此,面对着城市的转型,需要主政者思考的是,城市规划应如何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如何保障其长期的如一性和稳定性。对此,记者特别邀请同济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陈秉钊畅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问题。

陈秉钊认为,城市包含着动态、丰富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凝固的艺术品。建设一个好的城市,衡量的标准就是人,城市应从外观转向内涵,回归人性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规划师的共识。

同时,对于城市主政者们而言,一个理想的城市,一定是让人感到温馨、舒适、方便的城市,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

城市主政者要先“思考城市”

记者:在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了对城市规划的新要求的背景下,结合过去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问题,对于城市决策者而言将面临怎样的改变?

陈秉钊:我觉得中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常常会出现冲动。比如现在的城镇化建设,有些地方仍然在大拆大建,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家好像很难摆脱,这和地方官员的理念有直接的关系。地方官员总希望在有限的任期里做出政绩来,他们主观愿望是希望把工作做好的,但做的方法可能事与愿违,最后效果并不好。

很多城市的主政者并不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出身的,他们往往是去各地考察学习,看到别的城市做得很气派,马路做得很宽,广场很大,以为是好的,所以回来以后就效仿。实际上建设部曾发过文件,明令禁止修建宽马路、大广场。

城镇化,很多人就认为无非是让农民进城,建新村,建新城,但他并没有去了解究竟什么叫做新型城镇化。中央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市化,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也就是农民进城以后,要让他们能够和市民享受同等的待遇。所以我们应该真正去关注农村,了解农民。我们作为规划工作者,有这个责任。

记者:在这种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您认为城市规划的理念应该是怎样的?

陈秉钊:在现在这个转型时代,正如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所说:“思考中的城市比亢奋中的城市更有力量”。我觉得那句话讲得非常深刻。的确在我们转型的时候,要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究竟怎么走。

现在很多城市的主政者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在规划上还是偏向于搞大马路,大广场。认为现在车多,路堵,原因就在于马路太窄,把复杂的交通问题简单地归结马路太窄,那么就拓宽马路,原来两车道变成四道,四道变成八车道,马路宽了就不堵了。

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按照标准,城市一般人均用地在100平方-120平方米。这些指标里的城市用地很大一部分要用来搞住宅、学校、商业、工厂、仓库等,真正拿出来做道路、广场的,只占16%到20%。

拿广场来说,如果一个城市搞一个大广场,广场用地指标可能就用完了。对于这个大广场,如果住得远的居民总不能一直坐公共汽车来晨练等活动,所以还不如把广场做小,那么广场就能够多做几个,于是广场也就能均匀分布,让市民就近方便得到享用。

这就是城市主政者价值观的确定问题,马路也一样,马路也就这么一点土地,如果全部都搞大马路,就没有修小路的可能。但按照人惯常的习惯,都希望走近路,如果没有小路就没近路可走。把大量的交通都吸引到少量的大路上来,再宽也会堵。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就像人体不能只有主动脉,更应该重视许许多多的毛血管小路。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