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施红,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主要事迹:
施红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当中,我们应如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既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又能留得住美丽的乡愁?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央党校教授施红。
记者: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您看来,中国的城镇化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新型”主要新在哪里?
施红:目前中国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按照户籍人口来算就比较低了,为36%。从这两个数字看,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区间,即30%到70%的区间,所以现在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当然对于我国推进城镇化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对于该不该推进,会不会拔苗助长,大家的说法很多。但是现在我想说的是,即使我们不去推进城镇化,只要我们不人为的出台政策阻止它的发展过程,城镇化就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区间。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积极推进它,它仍然是快速进行的。那么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建设呢?这就是要使得城镇化的发展更加健康,要对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的措施,使我们的城镇化建设从传统型城镇化走向新型城镇化。
我们提出新型城镇化,从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我国政府一再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亮点。城镇化是一个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考量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讲到了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一亿人”的问题,第一个“一亿人”是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个“一亿人”是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第三个“一亿人”是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三亿人涉及到了巨大的群体,这是以人为核心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里的每一个点都是亮点,当然以人为核心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二位强调了四化同步。四化同步主要是产业的发展,没有产业就没有城镇化。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是因为产业的发展人得以集聚,城镇化才得以快速发展。从历史上来在工业革命之后城镇化快速推进,就在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在以往没有放到城镇化战略的表述中,这次我们把它加入其中。生态文明大家可以感觉到,我们正从工业文明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再一个就是历史的文化传承,这也是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传承历史文化,留住美丽的乡愁。所以我想新的亮点非常多,最核心的一个亮点就是以人为本。
中国的城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中国城镇化遵循城镇化的基本规律,由于中国有自己的基本国情,因而,中国城镇化有自己特有的规律。我想,中国特色有以下几点,第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我们有13多亿的人口,并且在不断地增长,现在还没有达到峰值。到2030年,如果我们的城镇化率达到70%的话,届时中国城镇人口将有10个亿。农村人口会有4到5个亿。十亿人的城镇化在整个世界范围来讲是前无古人的城镇化,我们在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中推进城镇化,这就是中国特色。第二,我们经济在转型,从计划经济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转型中计划经济留下来的政策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户籍制度。我国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会形成“玻璃墙”,进城务工农民在城里工作,但是户口在农村,享受农村人的福利待遇,这就出现人们所说的“半城镇化”问题。我想这也是中国特色。第三,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肯定有我们的特色。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强调的是公平、公正、共同富裕。为什么我们把以人为核心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为什么我们这么去强调把城市的大门向农民打开,实际上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
记者:推动城镇化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经之路,但在实际情况中,或多或少存在发展思路的“迷失”状态。在钢筋水泥的疯长中,一些历史的、人文的、田园牧歌式的东西在不断地消失,家乡的记忆越来越淡,“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您认为“乡愁”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施红: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讲到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什么乡愁会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把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有人文特色的、田园风光式的东西破坏掉了,使得我们无法更好地告诉后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乡村文明,所以乡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思考怎么能够记得住乡愁,怎么能够把历史的、人文的、田园牧歌式的东西保留下来,这也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次在提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时候,专门提到了历史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在快速推进,但是我们不能忘掉我们的历史、不能忘掉我们的文化,这是中国的根,不能迷失。
每个地方历史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城市怎样才能有它的特点?就要把它的历史文化发掘出来、展现出来,即体现它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实际上我们城镇有很多美的、独特的地方,但是有的地方不去挖掘它,而是贪大求洋,认为越大越好、越洋越好,这也是我们乡愁没有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与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现在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这是一种自信。我想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这种自信的表现,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记者:您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城镇化进程是否会互相的抵触?会不会因为城镇化的推进而影响了城市文化的传承,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施红:文化传承和城镇化进程是否会相互抵触,取决于从哪一个角度思考。比如要在一个很古老的建筑之上建设新城区,如果认为古老的建筑妨碍新城区的建设,就会感觉到抵触。但如果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看这些古老的建筑,它就不抵触了,而是融合了。保护起来之后,这个城市更有历史感,更有韵味了。当我们看到已经存在很久的建筑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所以文化传承和城镇化的进程是否相互冲突取决于如何看待,对此我们的理念很重要。我们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保留自己的特色,重视文化的传承,恰恰是文化传承使得这个城市更有韵味。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讲到“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就是指城镇要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色、有民族特点,这样的城镇才是美丽的。有的地方建了新城,新城就像用钢筋水泥铸成的森林,丢掉了历史和文化,你会觉得它很新,但却是种“土豪”的感觉。我们有时候看一个非常古老的建筑,虽然它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当你知道它的历史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它的底蕴。在我们城镇规划中,有一种思想叫做“修旧如旧”,比如上海石窟门的改造,这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城市规划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论,比如说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是指把一个城市建成田园城市风格的。我们好多地方提出来了世纪花园城市、山水城市,要有花园,要有田园,都是依据这个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应用广泛,比如在英国就有小镇是按照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来建设的。城镇本身就是田园型的,田园风光也就保留了下来。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使新型的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为老百姓“记得住乡愁”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
施红: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内涵博大精深。2月17号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讲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候,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那么要打造一种什么文化?这个文化是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城镇化的建设不仅有物的方面建设,还有精神层面的建设。除了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物的保留与打造中来传承文化,还有就是要通过人们对文化的继承来传承,这其实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物的层面和精神层面都能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了50%,进入到了以城市文明为主导的城市时代,这里存在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过程。现代化包括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由此也可以看出城镇化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发展的历史的过程,目前我们还有许多方面工作要去做。
推荐阅读:
朱建宁:反思拉·维莱特公园设计
李迪华:错误的生态学思想在毒害中国城市建设
杨保军:视规划如法典
何巧女:创新勾画中国“生态梦”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