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美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1934年7月9日生于美国印第安那波里斯。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1960至1962年就读于罗马美国学院。1962年返国,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72年任教授。1964年开始设立建筑事务所。早期作品呈现勒·柯布西耶的影响,后来着重于空间结构和文脉的连续性,追求建筑中的诗意、幻想和符号隐喻,具有象征形象的多重意义。设计建造的数量不多,但有不少特点显著、引人醒目的方案,对美国建筑设计颇有影响。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1975年全国荣誉奖。他还设计绘制若干壁画。
主要事迹:
迈克尔·格雷夫斯
6月24日,八十高龄的建筑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坐着轮椅,从美国飞到温州,专程指导温肯大校园的整体规划建设,并送来了他亲自手绘的设计与建筑学院大楼的图纸,让人对他的敬业精神深表敬佩。
作为享誉国际的建筑设计大师,格雷夫斯对建筑设计、建筑教育有什么样的想法?本报记者昨对他进行专访。
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
记者:何种机缘促成你参与设计温州肯恩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大楼?
格雷夫斯:最早是美国肯恩大学(以下简称美肯)校长邀请我参与美肯与温州肯恩大学设计与建筑学科的课程设置与教材设计。之后,他们向我发出邀请,为温州肯恩大学设计学院大楼。说句真心话,我当时十分激动。能为未来建筑师设计教学大楼,这是难得的机会,是我毕生接到的最幸福的工作。
记者:此次设计,您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格雷夫斯:我的灵感来源于工作本身,源于对建筑使用者需求的充分考虑。设计这幢大楼时,我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因此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设计师的学习与工作需求。我的目标,就是设计一幢我自己愿意且乐于置身其中的设计专业教学大楼。
记者:对于温肯大校园设计,您有什么建议?
格雷夫斯: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在设计中增添人性化的内容。校园可建立一个十分钟生活圈,使学生10分钟内即可到达目的地。
每个城市都应独树一帜
记者:这是您在中国设计的第一幢大楼吗?
格雷夫斯:不。上海外滩3号的内部改建也是我的设计。但温肯大设计与建筑学院大楼,将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座、目前也是唯一一座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建筑。而且,它还是由我来设计的。
记者:很多建筑设计作品单看很美,但当它放置于某个城市环境中,却显得格格不入。你认为设计中如何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格雷夫斯:在我看来,新建筑设计与原有建筑风格不和谐很难避免,但放任其发生是不妥当的。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周边环境。每个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然而,当下不少年轻建筑师,他们依赖建筑理论知识,他们专注于做好自己的设计,忽视了当地的文化历史,没关注到整体视觉感受。出现这样的局面,我感到很遗憾。这个问题,考验设计师系统考虑问题的能力。
记者:在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地拆除旧建筑,新建筑拔地而起。建筑物传递的历史文化逐渐消逝。请问,您对温州等中国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建筑设计与建筑方面有何建议?
格雷夫斯:罗马是我最喜爱的城市之一。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大批富有民族时代特色的建筑,却没有一幢摩天大楼。中国有瑰丽的文化,在建筑方面成就突出。然而,近年来,许多特色建筑都给现代化让路,都被拆掉了。对此我感到遗憾。
前两天,在上海,朋友带我去由老厂区改造的餐厅用餐。那里的老房子经过重新装修,开出了饭店、酒吧、律师事务所、设计工作室等。其实,建筑不一定要拆,我们可以老楼新用,以此延续其建筑生命。
我希望城市规划部门,能尽己所能,保护古典特色建筑,而不让步于房地产开发商。由此,让子孙后代了解家乡的文化,了解家乡城市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东方设计师应深挖东方元素
记者:课程理念有哪些新的特点?
格雷夫斯:在接到邀请后,我与大卫·莫尼一道邀请美国6位建筑学权威,组建“智囊团”,探讨课程设置。我们的目标是设置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突破中西方现有架构的新的建筑学课程。“智囊团”成员对培养未来建筑师有一致的理念。我们强调建筑师的历史文化积累,强调都市生活对建筑的影响,强调在实践中寻找灵感。
当下,设计师过分依赖计算机。许多学校虽与时俱进,教会学生如何用电脑设计,却忽略了心手不一带来的恶果。因此通过五年制的教育,我们想要培养的,是心手合一的未来设计师。学生既要学会从现实中寻找灵感,也要懂得用电脑将创意呈现出来。
记者:如何培养优秀的东方设计师?
格雷夫斯:在我看来,旅行改变一个人。无论东西方,建筑专业学生都应多出去走走,比如去罗马。1960-1962年间,我就曾到罗马进修。在那里,我亲身感受欧洲古典建筑,追寻西方建筑学的根。这对我日后的设计影响深远。我也常建议美国学生来中国参观寺庙或园林。这种文化交流将会是互利的。
同理,中国学生若青睐东方建筑风格,应多在亚洲旅行,吸收和积累自身对东方文化的认识。此外,感受都市生活对建筑师也至关重要。只有深入社群,才能了解住户的需求。
推荐阅读:
梁振杰:打造“触手可及”的景观园林
李星涛:耕耘在希望的“原野”上
傅强:设计公司应去住宅化
郑勇平:教授变“花匠”研发花卉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