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尔:把兴修水利和造林绿化两件大事办实办好
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作者:杨惠
![陈敏尔:把兴修水利和造林绿化两件大事办实办好](http://image.yuanlin.com/sr/UploadFiles/2014/10/64f6c1a6-355d-43b8-b02a-e468f5ed9015.jpg)
个人简介:
陈敏尔,男,汉族,1960年9月生,浙江诸暨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
主要事迹:
![陈敏尔](http://image.yuanlin.com/sr/UploadFiles/2014/10/64f6c1a6-355d-43b8-b02a-e468f5ed9015.jpg)
陈敏尔
1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深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就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把兴修水利和造林绿化作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大事,像这些年抓交通建设和教育发展一样,动员全省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把这两件事关长远、惠及人民的大事办实办好,发出更多贵州好声音、强声音。副省长刘远坤参加调研。
陈敏尔一行首先来到六枝特区落别乡大用农业产业园,实地察看“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石漠化治理项目实施情况,仔细询问造林绿化的优惠政策、投入成本、流转方式、经济效益等,并走进田间查看了果苗长势。他说,新常态下更要注重保护生态,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首要的是解决绿化的问题,在摸清山情、地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其次要解决产业化的问题,通过引入市场主体、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绿化与产业化相结合,实现既亮化荒山又解决百姓就业。要紧紧围绕发展林业经济,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把林业培育为生态建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产业发展的增长点。
陈敏尔十分关心水利工程建设。他顶着寒风来到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现场,听取相关工作汇报,仔细了解工程施工、水源保障、供水线路、移民安置等情况,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水利战线的建设者表示亲切慰问。他说,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我省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造福群众的大工程、大民生,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质保量搞好工程建设,努力把这篇水的文章做得更精致。要更加注重与时俱进地调整完善供水系统建设,着眼统筹发电和用水需求、满足贵安新区和相关地区供水需要、顺应城乡产业结构变化、推进供水系统体制改革,着力把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打造为系统性、样板性、支撑性工程。他强调,水利是完整的产业链、工程链,要深入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发挥政府力量、引入市场力量、凝聚社会力量,切实抓好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等各个重点环节,把规划设计好、把体制健全好、把水系构建好,推动大中小水利项目配套发展,让水利工程在贵州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闪亮登场。
调研中,陈敏尔对近年来六盘水市和六枝特区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要把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高举发展循环经济的大旗,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强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理念,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中添加新的生态元素,做好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文章,抓好项目化、工程化、园区化落实,让生态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循环利用。要把山地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大力推动产城景互动、城与乡结合,把风景引入城乡建设中,把旅游业引入农民家中,把旅游业态引入农业发展中,全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要把现代农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靠结构调整、体制创新、资金投入、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创造更多农业增加值,带动和促进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水利厅厅长黄家培,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六盘水市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推荐阅读:
唐守正:荣获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马岩松:将山水城市带到罗马
傅强:新常态下的中国式规划景观设计
谢大发:不辱历史使命 不负时代重托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