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武汉建筑风格应以武大为样本
来源:长江网-长江日报 作者:蒋太旭
个人简介:
冯天瑜,1942年出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门史中国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颁发“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证书。2010年11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首批“荆楚社科名家”,冯先生名列其中。
主要事迹:
冯天瑜
什么样的城市建筑才能彰显出武汉个性?日前,在昙华林进行的“无界沙龙”上,历史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提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是“融汇中西”的创造,这种风格可以使武汉成为“很耐看”的城市,武汉的城市建筑风格应朝这个方向发展。
一个多世纪前,武汉从身处内地的一个中心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开放性、现代性的大都会,完成了由传统形态向近现代都市的转型,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非常重要的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冯天瑜认为,武汉城市的近代化转型在中国众多的城市当中非常独特,其深层上是一次文化思想的转型。它促使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发生在武汉,也提供了一个建设现代化大都会的样本,在城市建筑建设方面独树一帜。至今留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老湖北省图书馆、“红楼”等均为那一时期代表之作。它们最大特点就是“中西合璧”。遗憾的是,由于战乱及政治运动,这种武汉“创造”只开了个头就中断了。冯天瑜说,如果当时的武汉城市建筑沿着这种“创造”方向,吸收楚文化元素继续走下去,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武汉绝对是另外一个城市,“一座很耐看的城市”。
冯天瑜的观点得到参加“无界沙龙”的建筑界学者响应。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赵逵教授说,目前关于“武汉建筑风格”的研究不多,冯先生提到的武汉这一时期的建筑特色,曾在中国很有影响。这种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中国传统及武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大屋顶、马头墙等,又充分融合了西方建筑结构以及欧式山花、“卷心菜柱头”等西式元素,两者交相辉映,融会于一体。当时长江中游地区一些山区民居建筑也以此为时尚,进行仿效。
赵逵认为,目前人们在寻找“武汉建筑风格”时,对古代建筑文化价值过度解读,对近代建筑价值严重低估。他举例说,许多市民认为楚河汉街是一条“欧式风情街”,与“楚河汉街”的名头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它体现的正是武汉那一时期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建筑学博士丁援先生谈到,世界遗产评委、德国专家安德斯博士曾数次参观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他曾表示,武汉最好的建筑在武汉大学,它是“中西融汇”在武汉的“一个很好的创造”。
武大早期建筑
西方建筑师在中国的“金玉良缘”
武汉大学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大学”,得益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武大早期建筑群。这批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元素巧妙融为一体的经典建筑由美国人设计。已故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曾将他们当时在中国的实践称为一段“金玉良缘”。
张良皋先生长子、华中科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建筑》杂志编辑张甘告诉记者,张良皋先生生前曾谈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建筑学在中国发展卓有成效的时期,“第一代中国现代建筑师从国外学成归来,他们接受了西方现代建筑的健康建筑学理念,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不但健康,而且迅猛”。与此同时,不少外国建筑师以他们的建筑技术在中国开始了另一番“洋为中用”,北京出现了北京图书馆、协和医院、燕京大学等洋人设计的中国建筑,至武汉大学达到顶峰。遗憾的是,这个进程中止于抗战战火。
据《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一书记载,武汉大学现址——珞珈校园,由李四光和众多科学家共同选址择地、规划,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凯尔斯,结构设计师莱文斯比尔、萨克瑟主持设计。1929年动工,1936年全部竣工。当时建成的武大早期建筑群有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大楼和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华中水工试验所、珞珈山教授别墅及街道口牌坊、半山庐等,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工程造价400多万元。
张良皋先生曾在一次书面访谈中谈到,“我曾涉足五洲,就我眼界所及,还没见过一座大学校园之美丽、祥和超过武大”。他认为,西方设计师对中国从营造法式到匠学理念作出了他们自己的解读,他们在中国的实践,“成就了一段金玉良缘”。
推荐阅读:
刘太格:城市和人一样是有身份的
俞孔坚:城市不能只造城不造市
何巧女:把园林当做艺术来做
龚园:基于地产景观营造之思考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