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文学:生态是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总设计师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韩玮 赵旋 方咏梅
个人简介:
涂文学,汉族,男,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院长,江汉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城市史专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历史系,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主要事迹:
涂文学
21日,武汉城市史专家、江汉大学副校长涂文学谈及张公堤,深有感触:“从筑堤至今已有110年,因为它,奠定了大汉口百年城市空间格局,武汉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繁荣,如今,它的防洪功能已经褪去,变身中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群,由原先对于城市的框定与塑造,到如今让生态当总设计师,成就了城市与自然更高层次融合样本。”
汉口城市空间经历三次扩展
涂文学认为,武汉的城市空间经历了三次扩展,而张公堤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次扩展是明末崇祯八年(1635年)由汉阳府通判袁焻主持修筑的长堤,上起硚口,下至今东堤街江边,呈半圆形,环绕镇北,人称袁公堤。其作用是防汉口后湖汛期水患。后长堤两边因居民筑基建屋,逐渐形成街道,即今日之长堤街。到清道光年间,长堤街一部分已发展为热闹的手工业街。
第二次扩展是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汉阳知府在后湖一带筑堡开壕以防捻军的袭扰,在今中山大道一线修筑了一道半月形城垣,上起硚口,下至沙包(今一元路),环列在汉口西北。到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汉口已有大小街巷二百多条,六渡桥在当时就成为核心区。
第三次扩展就是张公堤。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修好武昌南北两条沿江长堤后,报准清廷,建筑后湖长堤,即张公堤。堤的下段以长江边牛湖广佛寺前(即今之堤角)为起点,向西北越过岱家山,转一个约90度的大弯,折向西南,经姑嫂树至禁口,与民垸长丰北垸相接至硚口皇经堂汉江边,长27华里(13500米)。张公堤的修筑,不仅防止了后湖洪水对城区的侵害,也大大扩大了汉口市区的面积。
涂文学说,同时,京汉铁路1905年通车。1907年,张之洞奏准拆除城墙修筑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以利市区交通。
涂文学认为,这三次扩展,为汉口奠定了地理基础,框定了汉口城市空间格局,直至今日,都在这一范围内发展。“汉口张公堤、后城马路与京汉铁路的修成,影响了人们的观念,乃至培育了像刘歆生这样的资本家。”长江沿岸、租界和铁路之间迅速发展为汉口新兴的闹市区。就是在那一时期,武汉成为中国现代工业化发祥地,工业的数量、门类、现代工业的体系均居全国之首,超过上海。
张公堤印证城市与自然更高层次的融合
涂文学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张公堤的功能也在发生蜕变,由过去的防洪水利设施,到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历史遗产,并通过武汉人的再创造,变身“一带十园”的中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群,承载更多休闲、健身、旅游、文化、生态功能,从最初城市与自然的低层次融合上升到更高层次融合,功能升级。
“如今,我们应站在复兴大武汉的历史背景下重新认识张公堤的价值。”经过重新塑造,张公堤成为城市“纽带”,跨越汉口北部黄陂、江岸、硚口、江汉、东西湖5个行政区,规划几十万居民入住新城。打破大汉口的城市“边界线”,通过森林公园的无缝对接,将“堤内”和“堤外”融合成为一体,汉口的城市空间再次被空前拓展。
建成后的张公堤森林公园将宛若一个巨大的绿色项链镶嵌在大汉口的版图上,昭示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熔为一炉,构筑宜居城市,塑造武汉新气象,向城市生态文明迈进。“园博会可以换届,但这种生态复合的丰富性将永久惠民”。
多功能公园群与世界先进理念看齐
涂文学介绍,多功能细分的公园群概念,在国外的很多大城市均有体现。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就是将4大公园,以及罗布森山、阿西尼博因山等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山峰、冰河、湖泊、瀑布、峡谷和洞穴。56种哺乳动物和225种鸟类出没于这个公园群。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这一公园群很高评价。它也成为当地居民远足、探险和休闲的乐地。按照规划,张公堤“一带十园”建成后,10座公园各自发挥着不同功能,各具特色,成为引领都市人群回归健康生活方式的去处。
展望国内各大城市,都在通过对环线的改造形成公园群,而由城市堤防蜕变成公园群的武汉,最具其独特性。这一理念与世界先进的理念看齐。(作者系武汉城市史专家 江汉大学副校长)
推荐阅读:
吴世光:新常态下苗木产业要转型创新
李志青:如何打造全球生态文明2.0
李建伟:风景园林需政策支持 应注重国家景观
赵树丛:强化林业责任担当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 橡皮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