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商人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园林商人 >> 正文

贝聿铭:鱼与熊掌兼得

来源:中国园林网  

贝聿铭:鱼与熊掌兼得

个人简介: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是当前世界成就最高、最负盛誉的建筑大师之一。194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1955年创建贝聿铭事务所至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50年代末60年代初,贝聿铭在继承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的基本建筑原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设计建成一批影响很大的建筑,其中美国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等表现了建筑形象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建筑事业中极为成功的一例。在巴黎罗浮宫的扩建中,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极大成功,享誉世界。

贝聿铭对北京城市规划提出过重要建议。他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努力探索一条把现代建筑特征与中国民族特色相统一的可行之路,为丰富中国新建筑发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贡献,为北京城市建设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6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全国建筑学院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金质奖章之后,1982年推选他获得“最佳大型普里茨克建筑学奖金”。总部设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向他颁奖,表彰他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设计的形式多样、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有助于增进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了解。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

主要事迹:

  中国的烙印

  贝聿铭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到了17岁才踏上美利坚的土地。所以贝聿铭自己说过:“我还是中国人,虽然我在美国住了60多年,我还是中国人,我的看法还是中国的看法。”

  贝聿铭出生前5年,末代皇帝溥仪被废除了皇位,中国正挣扎着寻找新的社会秩序。贝的祖父是一位典型的旧式文人,作为长孙,跟随着父亲居住在上海的贝聿铭,经常被祖父召唤回苏州老家,接受他带给贝聿铭的传统儒家理念的熏陶。

  1920年,贝聿铭10岁时,父亲由香港迁至上海,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主管。一个大都会,“东方的巴黎”就这样融进了贝聿铭的视野。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代表着时髦与浮华。有人说,没有比这里更紧张刺激的生活了。在这个所有人都能卷入的大旋涡里,富人可以更有钱,穷人可以做梦与祈祷。这是个摩天大楼与污水沟、阔太太与三轮车夫、凯迪拉克与牛车都兼而有之的城市。这个时候的贝聿铭在上海青年会中学,学得了一口流利的英文。他的同学说从那时起,他就有说服别人的才能,而且他很善于推销自己,最适合当律师,没想到却成了一个建筑师。

  周六周日,无所事事的贝聿铭会在桌球房消磨掉所有的时间。桌球房对面就是大光明戏院,不远处一栋新的高楼正在拔地而起,那是闻名遐迩的国际饭店。“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天天去看,越来越高,……23层高的建筑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件不可思议的大事,像在纽约建一个百层高的楼。当时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向往能建造这么高的建筑,也许当个建筑师。”

  坐落在上海南京西路216号的大光明戏院和60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贝聿铭的叔叔贝祖源回忆说,贝聿铭在那个时候就学会了用英文唱歌,在电影院里看最新的好莱坞电影,西方文化对上海青少年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就在上海,像贝聿铭这样的富裕家庭的孩子仍然无法加入网球俱乐部,这对贝聿铭的内心造成了一种间接的压力,周围人对权势普遍的认同,也因此造就了他一生永无休止的雄心。

  有梦想,也有野心,成功的故事就这样悄悄酝酿开来。

  中学毕业后,贝聿铭面临着对未来前途的选择。他的父亲建议他从事金融业或者去学医,但贝聿铭太清楚父亲从事的职业有多么艰难,银行家的生活前景不能给贝聿铭带来一丝的快乐,在贝聿铭的心中真正令他好奇的唯有那栋建设中的大楼——国际饭店。“当时它是远东最高的建筑。听说国际饭店会盖26层,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每周六都要去看看它往上冒。”

  贝聿铭说:“小时候看建筑物除了在上海看了一点高楼以外,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对于我为什么走到建筑这条路,一半当然是因为我对这方面有兴趣,一定是有的,不能说是没有。但是,是到了美国才明白建筑是什么东西,因为在中国不大明了,在中国谈建筑,建筑是可以分3种。一个是在艺术方面的建筑,一个是在工程方面,就是结构方面的,也是建筑。做这种结构生意的人也是建筑,包商也是建筑,所以这3个都是不同的,我在中国的时候并不太明了,这个里面怎么分别,到了美国以后,才知道这3个大不相同,所以在艺术方面的路是我自己走的。”

  不满18岁的贝聿铭背井离乡,远渡美国,开始他的建筑师生涯。“那时我第一次离家,而且是自己一个人……我以为我会动情,会落泪,结果完全不是那样。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运,能有机会去亲眼目睹一个新世界。”没有潸然泪下的惜别场面,贝聿铭对故乡的眷恋被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情绪所掩盖,那是他对未来的冒险,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好奇。

  在美国贝聿铭度过了他的大部分的职业生涯。他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与企业大老板、艺术家和国家元首交情不浅,但他的内心世界不是西方人所能了解的。在他经历了太多的建筑和权力,移民和同化,美国式的奔放和中国化的收敛、顽固之后,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建筑。

  贝聿铭年逾80,而他活泼、冒险犯难的精神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个在上海长大的中国人,了解、渗透进各个城市的内部,并在他的私人地图上填满东西。他从不循规蹈矩,总是试图在标新立异中做到精益求精,而他的建筑也因其出色的现代感独具光彩。他长期积累的精湛技术和艺术修养透过他那双戴着黑边眼镜的眼睛穿透出来,冲破藩篱和整个时代。他均衡内心世界,阴和阳,上海和苏州,东方和西方,新和旧,种种这些正是他血液中的中国烙印所赋予的。

  青春逼人的美利坚

  来到美国之前,贝聿铭的视野仅仅局限于中国的东海岸,他是一个没见过太多世面的孩子。而美国之于他最初的印象则来自好莱坞的电影。

  “我几乎从不错过巴斯特·基顿,查理·卓别林或平·克劳斯贝的电影。这也是我当时选择美国,而不是英国留学的原因。在我看来,美国的校园生活似乎充满了乐趣;我当时很年轻,希望过那种生活。”

  虽然怀着一腔的热情和冲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事物的新鲜感在贝聿铭心中渐渐退去,留下的竟然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他想念“姐妹、兄弟、父亲近况如何?”他总是给家人写去一封封信。在内心深处,贝聿铭总怀着一种责任感,一种深藏的中国式的家庭责任感。“我是来学习的,之后可以报效国家,我这一代的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爱国心,我想使中国变得富强,并为此出一份力。”

  贝聿铭的满腔报国之志最终消散在战火硝烟里。1931年,日军入侵东北,1937年日军入侵上海,这是贝聿铭牢记至今的年份。后来爆发内战,读完麻省理工和哈佛之后的贝聿铭又产生了学成归国的念头,但父亲却阻止了他,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生中最宝贵的忠告。

  1935年,贝聿铭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但他很快受到学校古板的教学观念的打击,还没有正式开学就离开了那里。在对自己的绘画基础并不十分有把握的情况下,他来到波士顿报考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工程学专业,系主任在贝聿铭学习一年后建议他考虑改学建筑。“我说我画画得不好那是废话,我不知道许多中国人不会画画。但这鼓励我去试一试。于是我试了,并且再没有回头。”

  当时,欧洲正兴起一种新的建筑风格,他们开始拒绝以往的繁冗复杂的概念,而倾向于清新简明的线条。贝聿铭面对国际化的潮流,很难全部接受下来,因为他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直到后来他认识了建筑大师布劳耶,学到了“自由”的概念。

  二战之时,包豪斯成为纳粹德国最早关闭的学府之一,建筑大师葛罗培斯因此来到了哈佛。当时的欧洲在建筑领域比美国先进得多,葛罗培斯带到哈佛的是将建筑与其他学科融会教育的包豪斯式的教学方式。他带来了马丁·华格纳教城市规划;拉兹洛·莫霍里·纳基教美术设计;马歇·布劳耶教建筑,名师云集的哈佛深深地吸引着贝聿铭。在贝聿铭的学习过程中,布劳耶教授对他的影响极为深远。马歇·布劳耶提出光线对建筑是最重要的。他是太阳的崇拜者,他认为太阳的光芒使得建筑有了生命。贝聿铭回忆说:“我学习他的建筑,我学习他用建筑为人服务,为使用这个建筑的人服务,以及为什么做出这种设计的。我跟他有深厚的友谊,并持续了很久,一直到他去世。对空间的强调和外形的注重是他的特色,他认为,光线对一个建筑来说是最重要的。”

  1942年,贝聿铭与陆书华结为夫妻,他们在自己的第一个家里建造了小花园,规模虽小,却很有中国情调。花草使夫妇俩想起了中国,而贝聿铭对园艺的钟爱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当时,贝聿铭在郊外有一栋房子,他常去那里,在大自然中劳动,他常砍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树木更好地成长、结果。人与自然相辅相成是贝聿铭与生俱来且源自中国的信念,大自然在某种意义上也帮助他弥补了故乡的失落感。

  在贝聿铭结束了学业的时候,他和夫人来到欧洲。在欧洲,贝聿铭看了很多现代派的建筑,剩下的时间,大都在教堂里,所以他对法国教堂印象很深。贝聿铭记得:“它们总是很高,用石头来建造这么高大的建筑,非常壮观,那些近乎于达到极致的东西总是让我心动不已。建筑和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觉得建筑师如果不能意识到结构所蕴藏的力量,就不可能有好的设计。我笃信这一点。同时这个职业教你学会观察,你的眼睛会教给你建筑的内涵。因此要学会去看去观察各个地方不同的事物。在学习前辈和杰出人士的优点之后要用亲身经历来丰富自己,然后生活就变得更加充实,因为这个世界是你的,你了解它的历史和其他。”

  中国人的雄心——中银大厦

中银大厦

贝聿铭一生的70多件作品无一例外地与金钱、权力和政治纠结在一起。他将外交手腕和设计的独特混合运用在香港中国银行、华盛顿国家艺术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等70多件建筑身上。尽管有巴黎民众对卢浮宫改建的反对声浪以及波士顿保险公司建筑大楼窗户纷纷跌落街头的灾难事件,这些并没有影响贝聿铭跻身全球最重要建筑师的行列,他是现代主义风格迈向人性化的工具。他的知名度证明,不必借助过度装饰或历史的陈词滥调,一样可以创造出绝妙的公共空间。他把自己设计的建筑比作自己的女儿:“就是这样,好像有人生了十几个女儿,哪个最好,我没办法回答,每一个都有她的特点,每一个都有她的挑战。”

  贝聿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香港的中银大厦。中银大厦曾经是亚洲最高的建筑,贝聿铭试图使中银大厦的设计近乎纯真,一如他童年时的纯真,一种结构意识上的纯真,进而达到美学上的纯真。因为建筑赋予人类尊严,建筑是力量的代名词,它必须要代表“中国人的雄心”。

  故事就是这样展开的……

  移交香山饭店后,贝聿铭撤出北京,住进香港的大都饭店。在那里喝酒时他告诉助手们,他的下一个项目是在香港的商业区边缘,离大都饭店只有几个街段的地方为中国银行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