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学喜:创新集体林经营制度 实现大国环保承诺
来源:证券时报网
个人简介:
1981.9-1985.7,获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 本科、农学学士学位
1985.9-1988.7,获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 研究生、农学硕士学位1988.12-1993.7, 获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 农业经济管理 研究生、农学博士学位
1993-1996 ,西北农业大学 讲师
1996-2000 ,西北农业大学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0至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8-1997.6,陕西省农业厅综合处 借调
2000.11-2000.12 ,日本筑波大学 访问
2005.8-2005.9, 联合国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芬兰) 访问
2006.1 ,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访问
2006.3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 访问
20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事迹:
霍学喜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提交了《创新集体林经营制度 助力森林蓄积量增加45亿立方米》的提案。霍学喜指出,去年末,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提案认为,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排放大国,完善森林经营制度和增加森林蓄积量,已成为中国政府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途径。
霍学喜委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雾霾作为灾害性天气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在中国尤为严重,京津冀等地区的空气重污染预警天数居高不下,成为危害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风险,有损国际形象。因此,大力发展林业,增强森林净化空气功能,已成为治理雾霾的重要手段。
该提案指出,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中集体林地27.95亿亩,占到森林面积的60.01%。但全国森林蓄积量中,集体林达到54.25亿立方米,只占到全国的36.71%,集体林亩均蓄积量不足2立方米(1.94立方米),低于亩均6.00立方米的世界平均水平。集体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但潜力巨大大,优化集体林经营是实现森林蓄积量增加45亿立方米的重要切入点和主要抓手。
提案建议,针对营林型合作组织数量少、服务功能弱,政府造林、抚育等补贴政策整合度低、针对性不强,以及政策实施成本、监督成本高问题,建议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林经营制度,在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成立以营林为宗旨的林业合作组织;我国集体林地分布广泛、区域差异明显、林分类型多样,需要借助大数据理念,遵循全网络化的创新思维与战略、创新规划与设计,突破部门壁垒、行政区划,重新区划集体森林资源与林地,构建分工明晰、功能匹配、经营高效的集体林地利用及区划体系。
推荐阅读:
何巧女:谈海绵城市和PPP策略
李建伟:风景园林的内涵与外延
张建龙: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
编辑: 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