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第八届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及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主要事迹:
以前,红豆杉要入药,难逃被“扒皮”的命运。
作为一种药用植物,红豆杉树皮中含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紫杉醇。长期以来,要获得紫杉醇,只能把红豆杉树皮扒下来进行提取。
“扒了皮,树还怎么活?”从小看蚂蚁搬家、燕子衔泥长大的付玉杰对植物有着天然的爱,她相信并孜孜以求环境友好型的更高效的药物提取技术。
20年来,这位东北林业大学教授用女汉子的顽强与拼搏,为林源植物药的开发、利用,打造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她不仅“救活”了红豆杉,也革新了许多林果、林药、林菜、林菌等林业资源和林业产业的关键技术,为“林”与“药”的共同发展搭起一座隐形的桥。
从小想当科学家
1967年出生的付玉杰从小就立下了要当科学家的愿望。
1985年,她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开始了与化学的牵手。“我喜欢创造,有机合成能够造出世上没有的东西,是一门艺术科学。我喜欢那种经过我的努力从无到有的感觉。”付玉杰说。
付玉杰很聪明,但是让她成为“学霸”的却是她的刻苦。
1989年,电脑尚未普及、网络还很遥远。为了查找资料,付玉杰会钻进图书馆把几十年前的文献翻出来,虽然常常弄得一手灰,但付玉杰还是在读研期间就发表了两篇SCI论文。这样的成绩,即使放在轻点鼠标就能获取资料的今天,也属不易。
1992年,付玉杰硕士毕业,成绩优异的她,面临着多种选择——留校任教、去上海某公司工作、继续攻读博士……在众多选择中,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哈药集团技术中心。“那时候虽然没有知行合一的概念,却已经想要把所学的知识放到实践当中进行应用。”
在哈药,扎实的理论功底,加上勤奋的躬耕实践,让付玉杰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成果——蛋白糖、阿莫西林泡腾片、干扰素制剂……看着自己的成果能够创造这么大的价值,付玉杰体会到了科学家的意义所在。
边做边想激发出科研灵感
1999年,付玉杰已成为哈药集团技术中心的工程师、课题负责人。在那个月薪普遍四五百元的年代,她已经是每月收入2000多元的高薪人士。
工作顺心、家庭和睦的付玉杰却并没有满足于现状。有一个声音在她的心中呐喊:每天只能做公司交代下来的科研任务,自己的创新想法根本没有机会施展,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明白了自己内心的追求,付玉杰毅然辞职。那一年,她32岁。她选择和女儿一起上学,女儿进入小学,她则踏进了东北林业大学,开始攻读博士。
那时国内对于植物方面的研究,还仅局限于植物资源的分析、分类、培育,处于“摸家底”的状态。有效提高植物提取率,尚未引起科学界的普遍重视。很多人都认为植物资源那么多,就算浪费着用也没有问题。可是付玉杰却已经意识到,植物资源不会取之不尽,可持续发展才是未来植物资源研究的方向。付玉杰的前瞻性,被后来的同事们称为“神预测”。
付玉杰读博士期间主攻甘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也就是要把甘草中最有用的成分定向提取出来,获得高得率、高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传统的分离方法只能把药材中“游离态”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对于植物中更大含量的“结合态”成分提取率则非常低。活性成分对于植物来说是生物防御素,只要受到外界蚊虫叮咬、微生物侵害等胁迫时,植物为了保护自己就会释放“结合态”中的防御素,这个过程在植物中是如何实现的?能否模拟植物的这种能力把人们需要的活性成分全部从“结合态”中游离出来?付玉杰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植物提取行业中关键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
“科研创新的灵感就来自于实际工作中的思想碰撞。只做、不思考的是操作工。边做、边思考才有创造性。”
拯救“红豆杉们”
辞职攻读博士以后收入锐减、女儿升学后出现多方压力,这些让付玉杰在这段新的求学之路上付出“拼了命”的代价。每天早上把女儿送到学校,她就扎进实验室。女儿放学以后,送子车直接把孩子送到实验室。付玉杰的女儿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实验室的孩子”。
尽管一直把女儿带在身边,可是付玉杰的忙碌让她并没有时间照顾女儿,只能靠“散养”的方式让女儿自己写作业、做习题,等妈妈下班一起回家,事实上,这娘俩回家的时间,时常是后半夜。
在科研上,付玉杰是个讲“效率”的人。就算做同样的提取纯化实验,就算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她总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收率。“其实没有诀窍,就是每一步都要细致入微、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
敢想、肯干的付玉杰换来了可喜的回报。她发明的酶催转化和多级诱导等系列绿色高效诱导与培育技术,使原本藏在“结合态”中的次生代谢产物游离出来,将植物资源的利用率数倍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评价:“这项成果对于野生植物资源来说,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意义。”
是的,这样的技术首先让红豆杉不再遭受扒皮的灭顶之灾。付玉杰的方法,可以把藏在红豆杉叶中、原本是“结合态”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虽然从叶中提取活性成分不像从树皮中提取那样容易,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技术拯救了更多像红豆杉一样的珍稀树木,这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途径。”马建章说。
建中国人自己的平台
在哈药的工作经历,也让付玉杰把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锁定在了林源植物药上。“森林有那么多具有药效的植物资源——红豆杉、喜树、银杏、木豆……可是现在对于它们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基本处于初级阶段。作为林业的科研人员,必须要把‘林’和‘药’结合起来,发挥森林植物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付玉杰说。
的确,单纯的林业院校往往倾向于对树木培育方面的研究,单纯的医药研究又大多倾向于传统的中医药材。像付玉杰这样能够把“林”和“药”结合起来的,当时在国内并不多见。
虽然国内并不多见,但是国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起步。德国海德堡大学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就是这方面的领头羊,拥有植物药研究的世界顶级研究平台。为了向成功者取经,2003年博士毕业后,付玉杰“辗转”踏上了前往海德堡的飞机,开始了自己博士后的学习和工作。
说“辗转”指的并非路途的波折,而是求学的困难。研究所负责人温克教授对于中国人有着很深的不屑——10年前一名到这里留学的中国人因为英文不好、交流不畅,给温克留下了并不良好的印象,所以10年间研究所都没有再接收中国学生。
为了找回尊严,也为了取到真经,付玉杰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整日泡在实验室里,“我真是把一天当成三天过”。她的“拼”,换来了温克的尊重,但付玉杰也因在植物激素的受体研究中时间过长,落下了斑秃的毛病。
一年以后,温克以比中国薪水高出10倍的待遇挽留付玉杰。但是付玉杰却委婉拒绝了。“去国外学习的目的,是建设我们中国自己的平台。”初心未改,目标未变。
带着这样的目标,付玉杰揣着在德国攒下的薪水,购买了德国的先进设备、装置,将海德堡大学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活性筛选平台“搬”回中国。
要瞄向国际前沿,更要接地气
付玉杰虽然把自己的科研目标瞄向国际前沿,可是一直没有忘记科研更要“接地气”,要服务于社会。
回国以后,付玉杰带领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开始向一个又一个林源植物药的开发与利用发起挑战。“我们用国际标准进行科学分析和功能评价,可以让林药更好地走向世界。”于是,林果、林药、林菜、林菌等林业资源和林业产业关键技术的升级成为实验室关注的重点。
2003年,付玉杰团队成功申报获批生药学学科,历经7年发展,2010年成功获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在,他们采用多种定向培育技术可以使林源植物的目标活性成分显著提高,他们后期的酶催化转化、多级诱导和生物半合成等系列绿色高效诱导技术,更是使活性成分含量数倍提高,将植物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每一个奖项背后,都是一次科研的突破,都是一次实力的证明。
而埋头科研的同时,付玉杰也坚持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多年来,付玉杰的横向课题遍及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内蒙古、黑龙江等区域的企业,诸多科研成果,也在与企业的一次次合作中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不能对不起家长
当老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学生要涵育熏陶,说最浅显的道理给学生听。付玉杰正是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行动,感染着周围的人。
付玉杰有股子狠劲儿——无论寒暑节假,每天早晨7点,准能在办公室里找到她,回家的时间就不好说了。
跟着这样的“科研疯子”,学生们自然也被“熏”成了“科研狂人”。出生于1986年的焦骄已经是副教授,他现在已经看不惯散漫的孩子了。可是或许他自己都忘了,他在刚刚成为付玉杰学生的时候,还因为家中母亲病重,一度想要退学。正是付玉杰的关心和鼓励,他才静下心来潜心科研,最终取得在硕士、博士期间发表23篇SCI论文的骄人成果。
她“open”的性格、前瞻的眼光,让学生们创新思维的脑洞大开。自从付玉杰担任导师以来,每周五下午2点,她和学生们都要进行一次头脑风暴,大家聚到一起用英文交流着近期的科研进展。
现在付玉杰培养出的学生已超百人,很多弟子都在各自的科研领域里小有成就,成为各自科研机构的先锋力量。
经常有人问付玉杰,为什么这样拼搏。付玉杰说:“如果说我最开始从事科研事业的原因是自己的兴趣,那么从带学生的那一刻起,我在喜爱之上更加上了责任。毕竟父母把孩子交到咱的手里,咱不能对不起家长。”
责任催促着付玉杰不断前行的步伐,也鼓舞着她向更高的科研高峰攀登。“我们的生药学,在林源生药学范畴是国际水平,在国内是老大。未来,我们要打造一个和国际前沿水平接轨的团队,为祖国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楼君:让富春江畔更美丽
孙建博:林业英雄心中的绿水青山梦
张铁兵:葡萄棚里的“土专家”
周本智:构建林业自然灾害应对体系需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