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愉:“梅花院士”的美丽人生
来源:光明网

个人简介:
陈俊愉,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花卉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名花研究室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及梅国际登录权威(IRA),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主要事迹:
梅花精神:什么是梅花精神?
“一为艰苦奋斗,不移其志,孤芳自赏;一为不畏强暴,不屈不挠,铁骨冰心。”陈俊愉曾撰文这样写道,“梅花傲雪凌风,先百花而开,真是植物界的奇观,花卉中的魁首。‘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正是这种生物学特性的写照。”
“梅花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它冰清玉洁,坚贞不屈,这正是我们中国赖以延续,而且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精神!”历史上,这种精神与爱国志士的行为相得益彰,不胜枚举。特别值得赞扬的是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的时候,他蓄须明志,不为日本帝国主义唱戏的壮举就是这种高尚的梅花精神的体现!
而陈俊愉一生对事业的热忱、执着和顽强拼搏更是对梅花精神的最好诠释。
梅花是我国原产的传统名花,有着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对它大加赞颂,留下多少传世佳作。但是,我国对梅花的研究与丰富的梅文化相比却极不相称。宋朝范成大写出了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书中仅记载了12个梅花品种。至于梅花的原产地、栽培历史、品种分类等系统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陈俊愉自涉足梅花领域研究之日起,用了20多年的时间,跋山涉水,调查、搜集、整理原有品种,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共232个,写成了《中国梅花品种分类》一书。
这本书是他20多年心血的结晶。在一个个早春之际,他在野外的冰天雪地观察、记录。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他却与梅花共度新年。每当发现梅花新品种时,那分欣喜若狂的心情,别人是根本无法体验的,这快乐使他忘掉了一切艰辛和劳累。然而就在此书将要出版之时,却惨遭厄运,书稿连同已含苞待放的20多个抗寒新品种被造反派的一把水化为灰烬。
厄运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种磨砺和洗礼。陈俊愉在逆境中没有消沉,他顶住重重压力,用梅花的刚正不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自己,最终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当陈俊愉重返工作岗位时,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他却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因为他知道自己已失去了太多宝贵时间,所以要争分夺秒地抢回来。《中国梅花品种图志》及《中国梅花》的先后出版,见证了他为我国梅花研究工作走向世界前列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陈俊愉率先为倡导中国的国花而奔波忙碌,写文章、开研讨会、到各地巡回演讲……他是当之无愧的倡导国花评选第一人。88岁高龄时,他与夫人在大年初二到北京植物园,向游园的市民们讲解花卉常识,当起了花卉科普志愿者。他想通过花卉知识的普及,使大家了解祖国丰富的花卉资源和深邃的花卉文化,进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不也正是陈俊愉立志“为国人、为世界服务而后快”的梅花精神的真实展现吗?
背景资料
陈俊愉,著名园林及花卉专家。安徽安庆人。1917年生于天津市。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及园艺研究部。曾任四川大学园艺系讲师、复旦大学农学院副教授。1950年毕业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农业大学园艺研究部,获荣誉级科学硕士。当年回国,曾任武汉大学副教授、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兼副系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教授兼副、正系主任,曾兼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2届林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研究员等。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花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及国际园艺学会梅Prunus mume品种国际登录权威等职。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了大批园林专门人才;创立花卉品种二元分类法,对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有深入的分析研究,创导花卉抗性育种新方向并选育梅花、地被菊、月季、金花茶等新品种70多个,系统研究了中国梅花,在探讨菊花起源上有新突破。论著约200余篇(部),其中多种获奖,在国内外产生相当影响。
梅花小常识
梅花一般生长在长江流域。当气温在0度到零上2度时,梅花虽然能坚韧不屈,花粉仍可发芽,让胚珠受精,在天寒地冻时,它处于忍耐状态;当冰雪停止了、天气暖和了,梅花又能继续发育开放。这种韧性和耐力,是梅花的最大特长。
推荐阅读:
陈俊愉:我们向园艺界交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何鄂:校园雕塑要与青少年成长相契合
雷宜锌:雷锋精神震撼心灵50载
张启翔:园林专业建设应走科学之路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