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农户响应号召得实惠 种花五年收获一栋别墅
来源:贵州商报 作者:石刚 日期:2007-3-26
“如果不种花,可能我们还得继续为每天的下锅米发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麦壤村花农王文俊坐在电脑前,一边点击鼠标搜索网上的鲜花供求信息,一边感慨地对记者说,“是种花种出了别墅,种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乌当区,实地感受当地农户种花种来的种种变化。 记者刚走进乌当区东风镇麦壤村的村口,就看到村子里到处都耸立着新修的小洋楼和别墅。一村民告诉记者,中间比较高和漂亮的就是当地非洲菊“状元”高言兰的家。走进高言兰家的二楼客厅,记者看到客厅面积足足有40多平方米,沙发、茶几、50多寸的大彩电都是崭新的。 高言兰到基地指导其他农户去了,她的丈夫王文俊接待了记者。王文俊告诉记者,房子新修不久,总共花了近20万元。 “其实我们以前也受过穷,从小由于兄弟姐妹多,就靠种几亩田过日子,连饭都吃不饱,更没有读过书,对于现在的生活,感觉就像做梦一样。”王文俊说,2001年,政府在当地推广种植非洲菊。由于从来没有花卉种植方面的经验,自己和妻子都没有文化,怕种不好。不过,穷怕了的他们最后还是决定搏一搏,便和另外4户村民一起,在当地率先种起了非洲菊。在政府的扶持和专家的指导下,他们获得了成功。尝到了种花的甜头,高言兰一家也种出了浓厚的兴趣。 “以前,种出来的花一方面由公司收购销往外省,另外则销往本地市场。去年,妻子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网上也能卖花,便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了一台电脑,整天缠着女儿教她上网。在女儿手把手的指导下,她现在对上网居然了如指掌了,这几天,她正和台湾、香港等地的花商联系,准备自己将鲜花卖到那边去呢!”王文俊谈起妻子网上卖花的事,忍不住得意。 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乌当区,像王文俊家这种依靠种花致富的农户并在少数。近年来,乌当区加大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在基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周边乡镇也从地下“黑色”经济转为地上绿色经济的可持续产业结构调整。 据了解,目前,乌当区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030亩。形成了以非洲菊、康乃馨、玫瑰、金花石蒜、彩色马蹄莲等鲜切花为主的花卉产业带。去年共外销花卉1150万支,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一些质量较好的花还销售到产花大省云南的昆明,部分鲜花还通过昆明公司,借船出海销往东南亚地区,受到当地市民的喜爱。 编辑:红豆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