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
“华夏第一祖龙”工程效果图
3月20日是农历丁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日,河南新郑市在境内的始祖山举行了取龙种、升龙旗仪式。有关人士在仪式上透露,始祖山上将建设总投资3.1118亿元、长达21公里的“华夏第一祖龙”。这个项目预计2009年10月1日竣工。
据介绍,“祖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头高29.9米,巨龙昂首向天,气势恢弘,取九九归一、海内外炎黄子孙共拜黄帝之意;龙身高9米,宽6米,长21公里,象征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腾飞,上边可镶嵌560万片象征56个民族的汉白玉或铜底镀金鳞甲,游人可在鳞甲上镌刻祝福、寓意、吟咏、励志、纪念等文字;龙腹内,上拱顶为华夏历史画卷长廊,龙腹内壁镶嵌南阳黄玉,分别设慈孝廊、爱情廊、报国廊、英烈廊等,使龙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长廊圣殿。不过,人们在这里题名留念,要出钱购买题名位。
有媒体评论指出,这是最没有文化含量的反人文工程。
相关新闻 是“文化遗产”还是“文化遗害”?(来源:东方早报)
就在3月间,从郑少高速的唐庄出口下来,在尘土和泥浆构成的公路上来回兜了半个小时,我才在某个派出所的后面发现一片安静的宅院,它就是位于登封告成镇的元代观星台遗址。这个郭守敬的杰作是当时“四海测验”中27个观测点中的一个,如今是留存下来的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简约的砖体建筑实际上是个放大的测量工具,平朴的外观结构处处透露出古典科技的含量。然而,看一看河南省博物院的陈设内容就知道,河南一省的历史可能就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在省内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中,淹没在乡村中的观星台还算不上很起眼。
可能是过度开发的缘故,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都显示出某种文化遗产与地理经济的矛盾性,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就坐落在燥热的沙漠当中,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除了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古文化遗产之外,在历史上也饱受水土流失、水旱蟥灾的侵害。遗产背后的环境代价让我们看到,文化遗产是基于信念的力量而形成的。伊河边的龙门石窟可能就是个适合的例子,老祖宗不惜人力物力在山上凿了数百年,并不是热衷于艺术创作,那是为了解决生死轮回的投资,奉先寺的佛像虽然是工匠们一斧一凿地雕刻出来,但是,那更是追求永生的信念塑造的象征。可以想象,如果南北朝时的工匠如同现在的人一样不相信来生,手头功夫立马就会大打折扣,开山造像也会由虔诚的宗教感悟变成加班加点和追讨工钱的劳资冲突。
就像贫瘠的沙漠底下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一样,不论是幸运还是不幸,时代终于来到了用文化偿还自然代价的这一天,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今天不再是文化上的安慰剂,让人们在谈论历史时平添一份骄傲而已,它们已经成为迅速发展的观光产业的“文物油井”。从郑州到洛阳的国道上,褐色的旅游标牌指向各个景点,可见文化旅游正在成为这个古老地区新的致富产业。不过,有些人肯定对这些“文物油井”的出油量感到不满足,于是就想到要和自己的老祖宗一样做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求当代的功其实是为了求富,而延绵千秋的“利”就是要为我们的子孙创制未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了。今年初,河南省就宣布了两件打破全国纪录乃至世界纪录的大事件,一件是炎黄二帝的塑像即将在黄河边上落成,这个混凝土水坝一般的塑像要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高出8米;二是新郑市一条长达20公里的“华夏第一龙”正在开工建设,要不了两年,这条巨龙将浑身镶满汉白玉甲片,吞云吐雾地横空出世。
虽说求富是人性的正常欲望,然而说发财也是一种信念那是值得怀疑的,打着敬重祖先的旗号来创造这样的“文化产业”,遑论是未来的文化遗产,那几乎与文化遗害相差无几。河南省的文化遗产确实是祖先留给后人的财富,但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真正遗产是信念,可能正是因为虔诚的信念,即使那当代的功早已荡然无存,仍无损于造福千秋的利。如果没有这种信念作为基础,把祖宗标榜为世界之最、华夏第一,这种本身就无视文化精神的做法对于列祖列宗来说只能是一种暗中的亵渎。我们不妨建议那些热衷于搞“祖先经济”的人面对龙门石窟自问一下:除了想发财的欲望之外,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我不知道1280年的郭守敬在告成观星台仰望星空时,有没有想到过他的子孙后代的茫茫前路,不过在神五神六进入太空的时代里,宇航员已经可以反过来从星空遥望地球了,他们一定能看到河南这片曾经是文化昌明的大地,想象一下他们看到那条可怕的巨龙和几乎令人窒息的炎黄二帝像的情景吧,他们一定会扪心自问:郭守敬的那些智慧和信念如今都跑到哪去了?